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 ——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 ——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作 者:方菲菲 (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第三小学,浙江 温州 325804)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深入发展,德育教学逐渐受到重视,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向上道德理念,培养文明诚信、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的重要且基础的途径。在小学阶段,班主任教师在教授学生学科知识的时候,也要关注学生品质的形成。在此,班主任教师要将德育教学放在首位,而且坚决将德育教学贯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地进步和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德育
前言
在学校系统教学中,德育教学工作要和日常的工作融合起来,同时,班主任教师要认识到德育教学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步骤。班主任教师需要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而后在日常的班级班里工作中,融入德育教学,将德育工作日常化、常态化。由此,能够有利于全面提升班级内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这一阶段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品质修养,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到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本文就围绕小学班主任教师如何优化班级管理,在班级内开展德育教学进行讨论,为各位教师提供一定借鉴和思考。
一、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的监督导向作用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德育教学的效率,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发挥好自身的监督导向作用,进而帮助班内的孩子们树立起正确向上、积极乐观的观念,同时养成良好的、正面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因为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教师,正是由于这样长时间的接触,教师就要发挥好自身的监督作用。
比如说,在学生在学校写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班内按组划分,选出一个小组长,让小组长督促学生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小组长的选择要看谁在写作业的时候做得最好最棒。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激发小学生们的竞争心理,都想成为那位监督同学的小组长;另外,在第二天交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作业按学科规整在最后的书架空地上,到班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摘书包、放作业,然后再去参加早读。这样一来,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守班内的管理制度。
二、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正面示范的效果
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更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也具有更强的模仿能力。对此,班主任教师要是想要为学生提供更有效果的德育教育,就更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正面的示范,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带头作用。要了解,班主任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特别深远的,能够影响孩子们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甚至是一生的发展。对此,教师需要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来提高自身的素质与素养,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而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教育榜样。
实际上,对小学生们展开的德育示范是十分日常简单的,就比如说,班主任早上迎接学生入校门的时候,就可以跟学生打招呼,“早上好呀!XX同学!”,学生也会积极地回应老师,“老师好!”或者“早上好!”总之,教师需要为学生树立礼貌、诚信、讲原则、懂感恩的榜样形象,进而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们品质的形成,使得孩子们也成长为懂礼貌、懂感恩,有很多好习惯的好孩子。
三、大量进行逻辑性较强故事的讲解教育
大家都知道的是,孩子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哪怕是班里最活泼好动、顽皮的那个小朋友,当听说老师要讲故事了,也会乖乖地、安静地坐下来仔细听讲。对此,要利用好孩子们的这个特点,将知识变成有趣的故事,穿插在教学中。由此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比如,在讲授《螳螂捕蝉》这篇故事时,教师要知晓其中传递的道理就是让孩子们在做事之前思考一下,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那么在此,除了讲授“螳螂”“蝉”和“黄雀”的故事外,教师还可以跟学生讲述春秋时期吴王不顾众人阻拦,执意要攻打楚国,结果被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打消了发起战争的想法。在两个故事的叠合中,学生能够更为清楚地了解文章的意思,也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深刻的认识与规划。
四、鼓励大于批判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
正所谓,如果你笑,生活就会对你微笑;如果你哭,生活也会开始难过。教育教学的实践就能证明,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说,教师经常批评学生,那么学生就一定会经常抱怨;而如果学生经常被表扬,也就能够学会如何赞美别人。尤其要注意到,我们班里的学生们都是还处于白纸阶段的小学生们。对此,班主任教师要想优化德育教学的效果,就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点点滴滴的优点和闪光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来自教师给他的正面肯定。同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后,也要耐心地予以引导,尤其是我们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要慢慢引导学生养成并拥有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态度,帮助学生点燃学习的兴趣,加强他们求知的欲望,培育他们积极乐观、敢于竞争的健全的道德思想品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结语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进行学校系统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对日后性格品质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影响最关键的阶段,这段时间学生品质、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日后的发展。总而言之,班主任教师要利用好小学这段关键时期,在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中融入德育教学并不断完善,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燕.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爱的力量[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189.
[2] 楼玲芝.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语文课内外,2020,(11):240.
[3]李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行为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20,41(3):89-90.
[4] 邰阳.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初探[J].情感读本,20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