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护理
作 者:张爱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病友服务管理中心 264300)
大
中
小
摘 要:大面积的烧伤是指患者的体表和皮肤受到烧伤的面积比例超过80%,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若是未能及时严格执行各种的护理措施干预,患者可能会严重并发各种败血症,严重甚至患者还可导致严重休克、感染。若各种的营养素缺乏得不到及时的补充,会导致烧伤创面的延缓无法愈合;严重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使得感染和各种的并发症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重视烧伤并发病患者的日常营养护理是医院进行大面积的烧伤患者综合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可有效避免或帮助患者减少自身营养蛋白的大量分解,纠正新陈代谢紊乱,增强对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烧伤创面的修复。 关键词:烧伤;营养护理;营养
一、休克期营养护理
休克期以静脉进补液体营养为主,患者进食少,以静脉进行营养补充为主。根据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实用营养处理治疗指南指出:二度烧伤面积死亡率超过20~30%的创伤患者可以用任何一种可以综合利用的营养能量公式来准确估计最初的营养能量,为二度或三度烧伤的患者可能存在营养缺乏的风险,应该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营养支持筛查,以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存在需要正规的机构进行营养支持评估和制定营养支持治疗的计划。
烧伤创后周围的静脉不易进行穿刺,多适合应用于深静脉穿刺置管。放置静脉穿刺导管时严格要进行无菌消毒操作,同时至少更换一次无菌消毒敷料,严禁随意更换或拆卸药物接头或随意注射其他药物,不宜中途随意调换其他液体和药物输血,也应注意不可和其他生理性液体药物混合在一起使用,注意营养液与药物的正确配伍和禁忌;为有效保证药物和营养液的新鲜,营养液一般不需要超过24h小时即可输完。需要在输入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每次输液的速度,把握每次输注高渗营养液时营养液的浓度、速度、温度,防止高渗营养液的外渗引起烧伤局部胃肠内组织的高渗性溶解和坏死。加强医院的巡视,需要密切注意和及时观察烧伤患者的生理反应。治疗期间,突然患者出现高热、血象升高,应该时刻警惕胃肠导管痉挛和植入反应的引起,及早进行拔管。应激状态下,机体的代谢率明显增高,出现了抗胰岛素的作用,糖岛素的利用率明显下降,易使患者出现急性高血糖、糖尿及高渗性利尿、低钾、低钠等的代谢紊乱,根据烧伤患者的具体病情代谢变化及时进行营养调整。
二、感染期烧伤患者胃肠内的营养护理
感染期胃肠内创面高渗性坏死引起局部组织高渗性溶痴,烧伤前后患者具体病情代谢的变化、能量和营养需求的高峰在感染期烧伤后7~10d,需要大量的营养补充物质,促进胃肠内创面的修复,也是需要营养物质支持的一个关键时期,营养物质支持的作用极为重要。通过每周一次医学体检以及实验室的各项医学检查(主要包括体内葡萄糖、三酞甘油、总蛋白、白蛋白、前列腺白蛋白、转铁蛋白、电解质、血尿素低渗透率高压、Hb、WBC、PLT以及体内尿素氮、肌醉、转氨酶),做好了本次营养食品质量指标评估前的检查准备工作,由于胃肠病患者前期的进食营养摄入量极少,早期患者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虽以胃肠静脉补充营养为主,但营养补充远远大于不足,常采用与肠内、肠外的营养补充相结合。经口腔内进食米汤、蔬菜汁、水果汁,能全力、有助于消化胃肠激酶的释放、刺激患者味觉、增加患者食量。鼻饲后食欲差及不能进食患者家属可以每日给予少量鼻饲,将新鲜大米、牛奶、瘦猪肉、绿叶蔬菜等,煮熟后放凉打成匀浆。每日经胃肠为身体供给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热量。鼻饲前向胃肠病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鼻饲时的正确进食体位、营养合理的搭配、匀浆膳的选择以及制作方法,肠内的营养支持要求进食各种高蛋白、高热量、富含脂肪和维生素且容易吸收和消化的高蛋白质食物,而且进食的内容和营养都要丰富、全面、均衡。患者饱食后尽量避免翻身,防止胃内食物反复回流误吸。建议患者在呕吐或腹胀时开放患者胃管并及时吸出患者胃内的积气及食物潴留液,lh后多能暂时缓解。腹泻等不可以耐受的情况,及时向胃肠科医师进行报告,通过医师的讲解增强了患者及其家属对胃肠内功能和营养支持的坚定信心。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转归,鼓励医师支持患者适量进食,少食多餐,采用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半流饮食50一100ml以后停止开始进餐,6一8次/日或更多,鼻饲的摄入量不可能超过300ml,以后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情况逐渐调整增加每餐的摄入量减少每日进餐的次数至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
三、修复期的营养护理
修复期主要包括粘膜创面的修复与粘膜粘膜功能结构的修复,促进粘膜创面早期的愈合修复是关键,加强修复期的营养支持膳食是创面早期愈合修复的关键和基础主要以坚持口服进食为主,给予蛋白质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均衡膳食,食物以谷物、蛋奶、豆制品、鱼、肉、时令蔬菜以及水果等食物为主,制定的食谱应充分考虑涉及到修复期患者的体质和饮食习,粗细的搭配、颜色的搭配等,增加修复期患者的营养和食欲。
总结
营养补充物质是烧伤后机体的生存功能转化和新陈代射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感染性疾病的状态下患者机体对于营养的重要性和需求更高,是烧伤外科手术后治疗的重要段。因此需要术后营养护理支持的严重烧伤手术后患者可以优先考虑采用肠内的营养,肠外的营养以食物作为补充更为的适合。对烧伤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护理评估,采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协调结合的护理评估原则。对于不同的重度烧伤营养支持患者来说,因烧伤面积、年龄、有无细菌感染等原因和并发症方面的明显差异,接受了个体化的烧伤营养支持。针对不同的时期特点做好烧伤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评估工作,对于促进烧伤大面积和重度烧伤营养支持患者的创面恢复和愈合治疗起重要的作用。肠内对营养支持治疗优越性的认识更加明确,使其在整个烧伤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比例显著进一步提高,是最安全、最经济的,提倡烧伤肠内支持患者营养的治疗目的不止仅仅是一种帮助饱腹的治疗手段,更重要的意义就是把它作为烧伤综合治疗的措施,成为中重度烧伤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周敏,黄建琼,吴直惠,等.大面积烧伤患者营养护理[J].华西医学,2010,25(07):1249-1251.
[2]赵桂红,彭德芬.营养支持护理对严重烧伤病人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09):39-40
[3]李志倩,张子群.重症烧伤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73-74
[4]黎海辉.大面积烧伤患者分阶段营养治疗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2):10362-10363.
[5]周维.健康饮食指导对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2013年全军烧伤外科学术年会,大同[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