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分析

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分析

作 者:赵 敏 (德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山东 德州 253000)

 摘   要:户外游戏作为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深受学生的喜欢。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民间游戏,如果能够合理融入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将从根本延伸教育的范围,使教育内容更加多元。基于此,本文结合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相融合的必要性,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以期促进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体育活动
前言
游戏伴随幼儿的成长,为了广泛吸引幼儿的参与,保持幼儿长久的专注力,可以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活动。作为幼儿教师,在幼儿进行民间游戏时,需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制定规范性的规则,调整游戏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民间游戏的作用,丰富幼儿的生活。
一、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民间游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其内容多元,涉及范围较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游戏的方式直接展现。民间游戏不仅简单容易学会,同时种类也相对比较多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
(一)有利于幼儿动作发展
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进行紧密的融合,可以使幼儿的动作发展得到完善,更好地保持协调能力。
(二)有利于综合性发展
从相关研究中可以明确看出,合作完成游戏是民间游戏得以完成的主要方式[2]。例如,幼儿在参与“打野鸭”这一游戏时,一旦被沙包扔中,将不能继续参与游戏,需要由其他小朋友的支援才可以重新参与游戏,这个游戏就可以间接地培养幼儿的团体精神,使幼儿可以深刻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3]。期间,不仅需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需要尊重他人,互相配合。幼儿在游戏与现实的过程中会形成角色扮演关系和伙伴关系,无论哪种关系的形成,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都非常有益。幼儿通过模仿,与小朋友之间形成良好的相处氛围,使幼儿逐渐养成愿意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完善自己的行为,独立解决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4]。
(三)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
如果幼儿能够遵守相关游戏规则,可以使民间游戏在稳定的环境中顺利进行,保证游戏的公平性。幼儿通过严格要求自己,监督他人,可以使幼儿拥有正确的分辨能力,进行客观性的自我评价,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不断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面对挑战,促使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和坚韧的意志品质。
二、民间游戏的特点
(一)简易性
进行民间游戏,道具并不是必备的条件。即使需要道具,道具也比较简单,以沙包、跳绳等最为常用,都是幼儿非常熟悉的游戏道具,使幼儿对游戏产生亲切感[5]。
(二)趣味性
趣味性是幼儿是否想要参与游戏的决定性因素,民间游戏之所以可以逐渐传承和发展,主要就是因为其具有极强的趣味性。例如,掷沙包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玩法上从抓一个数量的沙包,逐渐增加沙包的数量,随着难度的不断增加,使幼儿产生挑战游戏的心理。在掷沙包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儿歌,使幼儿通过掷沙包,强化动作的敏捷性,丰富游戏的内容,让幼儿感觉游戏更加新颖。
(三)艺术性
绝大多数的民间游戏已经与歌曲和顺口溜相结合,通过这些简练的文字可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正是因为这一特点使民间游戏具有良好的艺术性,与其他游戏形式具有明显的不同。
(四)区域性
所有的民间游戏都是从生活中获得,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具有区域性特征。例如,闽南地区的闽南童谣不仅结构严谨,同时可以使人形成深刻的印象,含有独特的韵味,能直接展示闽南的地域风情和民俗,是闽南地区幼儿非常熟悉的一种游戏方式。
三、民间游戏融入幼儿户外活动的策略
(一)改进游戏规则
规范的游戏规则可以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使游戏更加具有公平性。由于民间体育游戏的游戏规则对幼儿来说相对比较陌生,所以在进行民间体育游戏之前,教师需要结合实际适当改进游戏规则。例如,“老鹰捉小鸡”这一游戏虽然幼儿很喜欢被捉的感觉,但是如果教师一直让幼儿扮演被捉的角色,未免过于单一。事实上,这一游戏在开展时,教师与幼儿的角色可以发生转变,让教师与其他教职工扮演被捉的角色,由幼儿来捉“小鸡”,通过转换角色,可以有效创新该游戏,让幼儿和教师感觉游戏更加新颖,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强化幼儿的责任心,使幼儿更加勇敢、坚强,而这些品质的形成都是以往未改进游戏规则之前无法实现的。
(二)合理组织民间游戏
教师必须全面考虑游戏的活动场地和具体的活动时间,妥善进行安排。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休息时间,开展小游戏,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乐趣。而对于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开展的游戏,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掌握情况合理设置难度,通过逐渐增加难度适应幼儿的身体特点,使幼儿可以积极参与游戏。例如,在进行“熊和木头人”这一游戏时,由于动作单一、简单,如果长时间进行幼儿很容易失去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对“木头人”的动作进行改进,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使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动物的走路姿势,保持游戏的新鲜感,使幼儿更加投入地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收获快乐。
(三)调整游戏内容
民间体育游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得到了有效的创新,但是仍具有丰富的民间意味。当前幼儿处于信息化时代,如果民间游戏与幼儿实际生活相脱离,将会使幼儿不愿意参与游戏,无法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好奇,久而久之就会使民间体育游戏教学失去作用和价值。所以针对与幼儿实际生活相脱离的民间游戏,教师需要适当进行调整。例如,“丢手绢”这个游戏可以充分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使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感受。但是,对于“手绢”这一物品其已经很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即使教师可以准备这一游戏道具,幼儿也很难引起共鸣,获得游戏的快乐。对此,教师可以找其他幼儿比较熟悉的物品代替,例如红领巾、小玩具等都是非常适合的道具,这些物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相比于手绢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再比如,有些民间体育游戏与童谣相融合,而这些童谣的内容并没有结合目前的时代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创新,加之文字较长,对于口语能力有待提高的幼儿来说存在较大的记忆难度。例如,“拉大锯”这一民间体育游戏中蕴含的童谣内容过于陈旧,文字复杂,已经失去了趣味,对于这样的游戏,教师必须结合幼儿的生活,在不改变韵律的情况,重新改变童谣的内容,使幼儿更加容易接受,从而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作用和价值。
结论
总之,民间游戏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和传承,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在幼儿园体育教育中融入民间游戏,可以对幼儿认识世界提供帮助,使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增强,同时也可以通过幼儿的学习,强化民间体育游戏的影响,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内应用。幼儿教育具有启蒙性,而幼儿是民间体育游戏的主要参与者,所以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能够丰富游戏的内容,同时可以有效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淑婷.幼儿园户外活动中植入民间体育游戏探研[J].成才之路,2019,01(33):169-170.
[2]王秀娟,冯璐.壮族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适用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2):143-144.
[3]李婷.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09):127-131.
[4]金红姣.弘扬传统,创新发展——民间体育游戏走进幼儿园户外活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216-222.
[5]冯瑞.浅谈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策略[J].学周刊,2019,01(26):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