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生物学科素养融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分析

生物学科素养融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分析

作 者:向宏屏 (重庆市梁平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 梁平 405200)

 摘   要:生物学科是引领学生探索生物现象,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理解能力的重要科目,在高中阶段尤为重要,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实验教学作为增进知识现象理解,强化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提升了理性思维能力,为生物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实验教学
前言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实现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促进生物教学质量的前提。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提出的前提下,学生的知识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也不能依靠教师的讲解来获取知识,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将学科素养融入具体的实验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那么,如何将学科素养融入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就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一、创设实验平台,提倡自主操作
学科素养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生物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催促学生进行更高层次学习的有力前提。因此,在新形势下,作为高中生物教师,为了保障教学效率,实现素质教学,首先就需要给学生创设适合实验教学的平台,引导学生从实际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出发,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学习目标。在创设实验平台的过程中,也就是给学生提供基础实验用具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前,需要给学生布置好实验室,准备一些常规的实验操作用具,比如"高倍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保证学生无论是以小组为单位,还是个人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都能够进行准确规范的实验步骤,另外,教师还需要准备新鲜的藻类叶、健那绿染液,为实验的结果验证充分而作出准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正确区分了"叶绿体"和"线粒体"的颜色特征,并且能够进行正确的绘制,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强化了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科素养,收获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分析实验现象,深化知识原理
原理认知是学习生物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必备的知识,学生只有能够搞明白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进行继续的学习,才能逐步体现高中实验教学的高效性。因此,注重对实验原理的分析就需要学生结合操作,进行理解和分析,达到原理与实验正确对应的结果。这就对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学生在"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时,教师需要先指导学生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准备充足,比如:高倍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镊子、滴管、洋葱表皮细胞、口腔内膜细胞等,引导学生按照实验的具体步骤来进行细胞的观察。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的特征和排列规则,再通过口腔内膜细胞的观察,又正确认识了不同细胞的构成规律,正确区分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另外,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了实验现象以后,在练习本上进行"细胞图绘制",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进行绘制,为以后的实验解释题提供保障。学生一看到图案相似的图形,就可以从本节课的几种细胞入手,分析不同细胞间的特征,完成习题解答。
三、鼓励实验创新,提升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知识的深入探究,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为生物教学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鼓励,并及时对学生的新想法给予自信,引导学生通过继续的探究活动来验证实验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滋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有来自于实验操作步骤的,有来自于实验原理的,无论哪种情况,学生都应该大胆猜想实验结果,调动思维想象能力,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例如,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这一实验进行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实验的具体步骤来进行细胞膜的制取方法。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老师可以不将红细胞进行稀释呢?实验中为什么一定要用哺乳动物的细胞呢?有什么原理?"学生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问题解决,让学生将实验工具和用料进行简单的更改,并将实验后得到的结果与先前的对比和分析,以此来清晰的了解实验原理,仔细观察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情况。总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强化实际操作的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验证实验原理,发挥学习潜力,实现实验的高效率探究。
四、联系生活实际,强化课外探究
生物知识和现象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活实际,与生活中的事物密切相关,针对学科素养提出的加大实验操作、增强知识运用能力要求的提出,教师可以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生物原理进行关联,体现生活化的教学和知识运用。例如,在探究"渗透现象"时,教师先将"花儿的干枯和润泽"进行现象解释。"同学们在生活中有给花朵浇过水吗?为什么浇过水以后的叶片嫩绿有光泽,而没有浇过水的叶片则枯萎无光呢?""这是因为植物有吸水的功能。""那么如果在一盆花中加入盐水,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验证。"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材料的准备,让学生通过准备各种叶片,了解实验原理,创新实验步骤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操作。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进行实验探究,摆脱传统的课堂模式,深入大自然,真实的体会植物在吸水和失水以后呈现的不同形态,以此来进行原理的解释。因此,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实验探究,将大大激发研究兴趣,体现高质量的生物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教师将新型教育理念融入实际课堂,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转换师生角色,创设实验探究形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当中积极思考、提出质疑,培养生物思维能力。另外,还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工具引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从而更好地培养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袁露.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新课程·下旬,2019,(3):51.
[2]林佳.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J].现代交际,2019,(5):200-201. 
[3]李红蕾.探究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方法与学科素养提升[J].华夏教师,2019,(8):67. 
[4]郭利影,武正军,胡友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改进与创新[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12):9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