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分析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分析

作 者:杜友明 贵州省兴义市黔西南州(施达)赛文学校 562400

摘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研究的是不同领域中的实质性内容,它是一门实际应用型的学科。初中数学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初中学生对思维逻辑和训练的发展。本文是从初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为研究起点,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引言:现如今教育事业改革不断前进,初中数学教学传统的教学理念终将被淘汰,传统教学模式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别与常规或思路的见解为引导,利用已有知识或物质,在特定环境中,为满足需要,通过改进或创造事物或者方法,获得一定效益的行为。当今社会看中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1]。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教材编制过于齐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依赖于教材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在课堂上按本就读,有些学生没听懂,教师也不知道。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勾股定理中,教材里给一个定义,然后下面简单举个例子,教师在讲课时,先将定义讲解,然后再把下面简单例子讲给学生,最后再列举一个实例,课后再布置作业。在这期间定义没听懂的学生后面更听不懂,而且听懂的学生长期以往只能跟着教师的思想走,根本没有自主独立思考的空间,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中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去挖掘知识,将精力投放到学习当中。在进入初中以后,数学的涉及面变大了,所形容的知识点也变得抽象了,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一旦一个知识点学不会,就会影响后面的内容也听不懂,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受应试教育体质影响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现象在各地区学校和教育阶段都有出现。在初中有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试,是衡量学生一段期间学习成果的考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会过多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在平时学习和课堂中,教师也会只传授知识和教育关考试的技巧内容而忽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受到相关影响把精力都放在习题和考试中,尤其是那些考试周,在考试将至之时学生没日没夜的刷题学习。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地注重成绩和考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不会成为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全新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树立创新意识并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要靠学生本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培养。教师必须与时共进,跟上教育改革的潮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挖掘。在平时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新课程定义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定义看几遍,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发表出来,在学生思考的期间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教授一个数学题后,因为数学题的解答方式有许多种,有时候一道题有四五种解答方式,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解答数学题,既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2]。
(二)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创新气氛,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设相应的活动或其他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将课堂气氛调动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以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为例,在九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中会学习到“圆”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圆的基本内容后,布置课下作业,找到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或者日常用具,下次上课带到课堂,在课上让每个学生上讲台拿着学生所找的物品讲出物体的面积、定义以及其他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树立良好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和学生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教师和学生关系好,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给予学生帮助,在生活上如果遇到困难和问题教师也应当给学生解惑,如果教师和学生关系很好,学生在遇到困难不会闷着不说,会告诉教师,教师教给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观点,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3]。
同学之间融洽有利于塑造一个有氛围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当合理的开展一些同学之间互动互助的活动,让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使他们具有合作精神和团结的观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合理科学的建立评价机制可以是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进步完善,成为一名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学习中,学生如果有哪些知识点不懂可以随时提问教师,教师也要细心讲解,如果教师在哪方面做得不对,学生也可以大胆指责纠正,评价机制对学生和教师的全方面素质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
综上所述,创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十分重要,学生作为祖国下一代建设者,更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因素并通过学习不断完善,努力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关于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J/OL].学周刊,2020(04):58[2020-01-08].
[2]孙燕.初中数学教育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实践探究[J].学周刊,2020(02):27.
[3]王灵云.刍议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隐性分层教学[J].学周刊,2020(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