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提升初中科学教学效果
作 者:项勇樑
(杭州市富阳区银湖中学 311400)
大
中
小
摘 要:新课改的实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提升初中科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模式的策略,希望能够借此来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
初中科学教学点生活化模式应用,为提升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我们在日常的初中科学教学中,要积极融入生活中的素材,借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来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让初中科学知识与学生们的学习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学生们在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应用课本上的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这也是知识回归生活的有力表现。
一、教材设计生活化
课本教材的编写本身就基于客观的普遍性为原则进行编写而成,但是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学校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各地存在不一样的特殊性,难以实现教学内容都能完全适用,所以教材应该是起到范例作用,必须摈弃"教材全能"的思想。这样的地域特殊性,生活自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教学中必须具有灵活的教学思维,才能有效的发挥教材作用。所以,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性的合理利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生活化因素,实现科学教学生活化合理性。对于课本中的知识应该从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材设计:(1)善改。善改顾名思义就是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进行改编教学素材,比如对于生活在北京的学生与生活在内蒙古的学生,应该采取的素材就不尽相同。(2)善添。教师必须理解原教材的内容,增添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素材,比如,南方学生对于教材中滑雪例子事物不甚熟悉,可能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设计问题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3)善减。教师应该将抽象、复杂的内容直接删除,这些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不但不利于学生的教学掌握,还可能会产出理解迷惑,因此教师必须把控教材,勇于删去。
二、情境创设生活化
曾经有个情境经典比喻:若直接给你20克的盐,让你吞下肯定无法做到。但是若给把这20克盐放入味道极好的汤水中,你享用美味的汤水时,不知觉就咽下了20克盐吸收了。情境教学犹如此汤,知识就是融入在情境中,潜移默化下学生就吸收了,情境融入教学才能实现教学活力性,这道理就告诉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设计,合理将情境创设生活化。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搜集生活教学资料,结合教材知识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的设计在情境里,将学生的生活情境搬到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在熟悉的场景里探索问题,接受知识。例如,向学生讲解植物油在汽油和水里不同的溶解度知识,传统教学中教师喜欢通过将植物油滴入装有汽油和水的试管里,用实验来验证溶解性的差异。但是采用"生活化"教学可以采取生活问题引入,教师提出"同学们,为什么你们衣服上的油渍用水很难洗掉呢?"为了联系生活,教师可以在自己衣服滴上一大片植物油,在按进水里擦洗,但是衣服上的油渍压根洗不掉,这时教师以"担忧"的心情问学生"老师身上的油渍用水洗不掉,说明油能溶于水吗",学生回答"不能",继续引导学生"那么我们平时干洗店能帮我洗掉油渍,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呢",教师再拿出汽油,将汽油滴在油渍上,用毛巾擦洗,油渍就干净了,这时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以后学生在生活中面对这样的问题也懂得解决了。
三、知识构建生活化
学习是长期性,需要能力培养、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动静结合的生态过程。不能把学生看为一张白纸,学生是有经历的,尤其是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脑海中储存着丰富的日常经验和知识内容,如果教学中忽视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链接性建立,那么不仅会导致教学与生活脱节,还会致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架构错乱。因此,初中科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直接的语言、动作、问题嫁接以及实验方式等,给学生创造出在生活问题中得到启发,潜移默化的产生知识输入,那么学生就会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比如,讲解"运动和力"的科学知识中,课本要求是希望学生运用参照物的对照来掌握动和静的相对性。所有的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句话说起来很是简单,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却有些困难,那么教师为让学生真正理解,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坐公交车的时候,车窗外的树木一直往后走;跑步的时候,和肩并肩的同学跑步,两人似乎并没有动,超过你的时候却觉得慢慢离你很远……这些都是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场景导入,自然的进行参照物概念讲解,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影响,学生评價均由教师说了算,学生相对被动,这种评价机制严重违背新课改要求。所以,为了实现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必须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评价氛围,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列入评价重点。例如,于学生,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学习的情绪变动、对科学学科的兴趣取向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的激发成效;于教师,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转变,是否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于师生关系,教学课堂中是否民主、教学氛围是否融洽,等等这些评价必须是全面的、客观的,实现教学评价的生活化,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以学论教、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性。比如,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教学评价"研讨会,联合学生开展评价会议,会议上教师提出对学生的评价意见,以及让学生提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意见,通过这样的评价,教师创造出了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可以有效的提高今后的教学优化,学生也会实现学习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这正是科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如果初中科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科学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设计生活化、情境创设生活化、知识构建生活化以及教学评价生活化等多方面措施,提高科学教学与生活化的结合点,实现科学生活化教学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继尧.探析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6(2):77-77.
[2] 李龙飞.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探究[J].新校园旬刊,2013(8):156-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