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作 者:莫美聪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 530031)

 摘   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中学阶段重要任务,本文就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对学生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素养的培养结合教育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培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科学探究;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主要以认知化学基础知识为主,教学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普遍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特别地,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是演示、验证性实验,缺少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实验 [1] 。在课程改革的指导及现代教育技术、开放实验室的支撑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更为重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实验操作意识淡薄
进入新高考以来,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表述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很多学生因为实验动手能力差,分析思维弱,转不过弯,不会动手去做做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不断发展。在一次考试过程中对于实验装置需要加入沸石,很多学生都答不上来,对于处理油性铁屑找不到方向,对于蒸馏过程注意事项答不上来,所有这些基础学科实验素养显得很弱,做实验没有充分重视。
二、尝试改变 ——从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意识培养
针对高中要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规划了好些实验性的研究性学习项目,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研究性学习项目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团队学习,如:葡萄酒酿造、小苏打生产、足球场红土的探析、肥皂的生产、洗衣粉的探索、简易漂白水的研究等等。每个小组一个学期需要完成一个小项目的研究,定期分享学习心得,学习过程中需要的实验器材及实验仪器由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小组在自己既定目标下就会研究可行性并不断探究,去找资料、找原料、去做实验。
(一)葡萄酒的酿造:学生通过对葡萄酒的酿造研究,理解了发酵原理,物质转化、过滤操作、蒸馏原理及操作。学习小组在完成自己的实验后,在小组汇报过程中给同学们的分享准备带来的收获远远超过他们对学科知识的要求,知识面就显得很宽,网络知识在经过他们整理形成报告带来的收获是无穷的。因为经历过,所以认识也更为深刻。在今年高考模拟考中考到红酒有少量二氧化硫进行保持果味和鲜度,不少同学选错,选错的同学大部分认为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有漂白等等,但是据统计这个组6名同学全对。他们做了葡萄酒的酿造,查资料带给他们新的收获,先后做了糯米酒、百香果酒,学生的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也只有实验带来学生更多的思考、创新。其中百香果酒的探究思路就在生活中成为我们广西扶贫项目的新产业,带给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二)小苏打的生产:在必修一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知识学习很重要,但是学生也很容易弄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个小组就选择了小苏打的生产课题。通过对不同方法生产小苏打进行研究及纯度的测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碳酸盐与碳酸氢盐的相互转化,特别是小组查到侯氏制碱法原理时,坚持要在实验室生产自己的小苏打。尽管纯度不理想,但是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实验精神给全班同学带来了爱国教育、爱科学教育。他们分享中讲到:我真的改变了初中说的钠盐都是可溶的看法,饱和碳酸钠中通入二氧化碳我真的看到了“沉淀”。自然我们学科涉及的反应原理、过滤操作、模拟侯氏制碱法中氨气、二氧化碳的通入方法、防倒吸等等已经深深的成为他们的实验素养。
(三)足球场红土的探析:校园足球场大王椰树下的泥土与众不同,是深红色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求知欲望,学会了过滤、三价铁离子的检验、铁元素不同化合价之间的转化、测土施肥原理,带给学生的是无穷的探知欲望。在考试中遇到流程类题目,他们的分析典型就强于其他同学,甚至在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等等都有很多不一样的意识。
(四)简易漂白剂的制备:在简易漂白水的制备课题中,学生对超市中漂白水进行成分归总,使用说明拍图、甚至不同品牌的效果对比,然后自己自制简易的漂白水。通过实验他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原理、次氯酸及次氯酸盐的强氧化性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总结收获
老师做好规划,带好路。我们是培养学生,我们需要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创新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落实,学生的学科素养就是在探究中不断得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就是在不断地协作组得到强化,学生的友谊就是在合作中得以升华。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补充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解很透彻,对咬过的苹果变成褐色的生活常见现象有了更深理解。我们高中化学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大胆鼓励支持学生进行团队研究性学习,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加强团队引导、团队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鹏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J].广东化工,2018,45(13):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