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理念深入教学的当下,我们主张“以德树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找寻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如何通过阅读来丰富写作,如何通过写作来实现阅读能力的升华,是这一背景下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任务。文章围绕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特点,探讨两种模式的契合,解读其意义与价值,分析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提升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策略;读写结合
当前,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创新,目标是创设出更符合现代社会形式需求的新课堂。本人认为,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应尊重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才能创设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此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掌握自主阅读、自发写作的方式与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乐写作的好习惯。由此,使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潜移默化地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从阅读中吸收并积累知识,再通过写作将知识进行表达输出,在学习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最终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意义
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促进阅读针对性与写作借鉴性的提高。第二,有利于互动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通过开展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从而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三,促使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开展高中读写结合教学,学生可以把阅读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写作过程中,把写作过程中体会到的心得应用到阅读教学中,使学生形成读写互促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读写结合具体实施策略
(一)强化师生意识
阅读本身就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阅读内容的不同并不会对学习效果的一致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应该注重强化语文教师与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独立的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另外,强化语文教师与学生的读写结合意识,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祝福》中,充分刻画了祥林嫂的外貌、神态等,并对发生在祥林嫂身上的几件事情进行了描写,我们通过文本的阅读,脑海中就能浮现出祥林嫂的形象。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进行发言,对自己身边影响深刻的人进行描写,仿照课文本刻画人物外貌的写作手法,进而形成作文。在这一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营造氛围
高中阶段,学生面对着较大的高考压力,课堂教学氛围异常的紧张,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十分不利。因此,老师应该注重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写结合学习环境,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觉范畴,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老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在《荷塘月色》课文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歌曲《荷塘月色》来开启读写结合教学,学生很容易就会被美妙的音乐所吸引,而自主地参与到读写结合教学中来,老师在歌曲播放完之后,可以提出问题:这是众所周知的凤凰传奇眼中的荷塘月色,那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月色又是怎样的呢? 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并自然地过渡到阅读教学之中。在学生阅读结束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心中最美的风景。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比照课文,以课文评作文
常规的作文教学,通常是教师布置作文题目,审题指导,接着学生开始写作,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批改等。最后,教师将本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分类整理,集中讲解。这样的写作教学,看似教学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但学生收获甚微。究其原因,在于讲评的过程容易出现“空”对“空”的现象,即使教师能从学生的写作选出部分所谓的范文,但学生常常无法从中得到有效的启示。鉴于此,本人以为,充分利用教材课文的艺术特色,进行写作安排,并将学生平时写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带到日常的课文教学中去,渗透到课堂中进行讲评,转变观念,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这样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针砭时弊,破立结合,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之观点,堪称议论文写作的典范,为高中生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提供了诸多的启示。因此,进行议论文写作指导,可以引导学生借鉴文中的先破后立的构思、比喻、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等,讲评时可以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论证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同课文作比照,引导学生发现之间的差别,领略巧妙安排篇章结构,恰当运用论证方式等的重要性,让学生不仅明白所以然,更有模仿借鉴的对象。充分利用课文的篇章构思、论证方式等讲评作文,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对比中看到自己作文的瑕瑜,也能使学生们从中受到写作的启迪,能提高学生欣赏课文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乃至写作能力都能同时得以提升。
结语:
总之,写作与阅读本就是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贯彻新课改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此外,教师还要站在引导者的角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通过巧妙的阅读教学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带着兴趣自主阅读,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写作素材的积累,最终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永忠.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有效性学习实践活动[J].作文教学研究,2012,(1).
[2] 陈明明.高中语文读写结合问题探究[J].语文天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