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摘 要:公选课程是高校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由于招生规模扩大等原因,导致公选课程教学质量出现下滑。文章就林业高校公选课程在管理及教学层面存在的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与措施,以期保证和提高公选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选课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公选课程是高校本科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大学生视野与思维、提高知识水平、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1]。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教学管理模式陈旧、授课方式老旧等原因,导致高校公选课程教学质量下滑[2]。因此,研究和分析林业高校公选课程的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改进和改革,以期提高林业高校公选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林业高校公选课程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监管不力
多数林业高校公选课程采取由在职教职工自愿申报,课程的内容及授课方式由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兴趣来决定,理工类工学课程的课时通常是16学时。调查发现,学校教务部门对公选课程的审核不够严格。其次,由于优先安排必修课程和限选课程的教学,公选课程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不利于校院教学督导人员的检查与评课,不能形成长期、有效的教学监控。
(二)本科生盲目选课
一方面林业高校对本科生有选修学分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教务系统列举只公选课程的名称,而本科生在选课时仅靠课程名字来进行选择,开课后才发现对课程内容并不感兴趣,导致部分本科生上课时形成“人到心不到”现象,有的甚至逃课,最后林业高校公选课程成了为得到学分而修的“鸡肋”。
(三)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林业高校的教师普遍承受较大的专业教学及科研任务压力,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对必修课程而言,公选课程开课时间较短,且每周只安排一次课程。由于公选课程的课时较少,教师投入到其中的时间、精力和情感都较少,导致部分公选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性不够,上课方式和方法落后,进而影响本科生的学习兴趣及较低的出勤率。
二、改革与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教学督导
通过与完善林业高校公选课程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和提高公选课程的教学质量。首先,完善公选课程的申报与审核制度,严把质量关。在公选课程审批时,可由申报教师所在教学单位组织试讲,并邀请教务部门、专业负责人等参与,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材料、教学技能、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只有通过了教学单位和学校教务部门的审核才可申报与审批。其次,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激励机制。定期举办全校公选课程讲课比赛,推选和打造省级或校级精品公选课程,建设高水平的公选课程,同时对优秀的授课教师进行表扬和奖励。最后,建设和完善公选课程选课信息平台,加强教学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让本科生更好地了解公选课程的详细信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着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教学督导方面,加强校院对公选课程的教学巡视工作,特别是对每学期新开设课程的跟踪与指导。其次是引入竞争机制,淘汰部分“水课”,打造省级或校级精品公选课程,切实提高林业高校公选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引导学生合理选课
林业高校开设公选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或工作奠定基础。为了让本科生选到自己感兴趣的公选课程,首先,提高本科生对公选课程的认识,让学生要把公选课程作为爱好、兴趣的延伸或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而不是“为分而学”混一混的课程。本科生可以与老师或学长进行交流,了解各公选课程的详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其次,学校尽可能的开设多门类且内容丰富多彩的公选课程供学生进行选择,尤其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或者邀请校外各行业的专家来开设公选课程。最后,学校教务部门可实施公选课程试听制度。要求授课教师于公选课程选课平台上传20分钟左右的课程教学视频供学生观摩,根据观摩效果、课程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的最终选择。
(三)调动教学热情,提升教学技能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教学情感,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公选课程授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态度,不能报有“混课时”、“得过且过”的心态。作为一名教师,对待每门课程都要认真、负责,在教学效果上要精益求精,不能厚此薄彼。其次,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打造科学、生动、趣味并存的公选课程。教师应从课程内容入手,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感、创新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多采用视频、图片等手段激发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后,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教师可根据公选课程的内容来确定考核方式,灵活应用论文撰写、试卷考试、谈话等方式进行考核,但必须严格把控考核过程及给分标准,保证和提升公选课程的教学质量。
总之,公选课程是林业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本科生综合素质和提高林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林业高校公选课程教学质量的下滑,是由于管理制度、授课教师和本科生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完善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技能,调整教学手段,打造精品公选课程。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林业高校公选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林业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蒋小明.高校选课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课题、研究、创新,2017(7):12.
[2]马瑞静.关于改革大学校选课教学方法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