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作 者:安江丽 (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第二小学,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学习观念,从而实现德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措施

前言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育者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际课堂中也没有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融入到书本中,这是与当前的教学总目标相违背的。因此,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是当前的语文教学重点之一,本文就其具体措施展开讨论。
一、视频导入教学,传达文章思想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学习思维较为活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从知识当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在当下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合理的运用教学工具来进行德育的渗透,比如在进行课文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视频导入,让同学们通过观察视频,对于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文章的思想认识也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视频导入的方法,调动学习兴趣。例如,在《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前在网上搜索关于这个故事的视频,课堂开始之前给学生进行播放,让学生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将学习目标给学生进行展示,比如,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生词,会读会写;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该事件的发生过程,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和他的创新精神,以此来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事情发生的时机,懂得运用智慧来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明白聪明做事的道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准确的从课文当中传达了德育教学的目的。
二、挖掘教材内容,充实情感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依据的资料就是教材,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工具也是依赖于教材内容,那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老师必须深挖教材内容,把教材当中的思想表达和人生哲理进行理解和总结,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从据此当中体会文章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以此来强化学生在生活当中的德育认识。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时,文章主要是通过描述一对父子经历地震之后的事情。此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提出一个思考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谁是最关心你的呢?我们大多数同学都会说妈妈,但同时父亲给予儿女的爱却是无声又浑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当中的父子感情,好吗?”“好。”这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来对课文的字词进行学习过后,引导学生从句子当中体会父子感情的微妙之处,比如在文中的最后三段,主要描写的是孩子们获救之后,父子俩拥抱在一起的场景。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注意让学生体会父子劫后重生的感情,并让学生们回忆与父亲在生活当中经历的一些事情,给同学们进行简单的故事,以此来加强学生与父亲之间的感情,体现课文教学的德育原则,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学习过后,深刻的理解到父亲对孩子的爱,以督促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当中尊敬父母,孝顺父母,完成小学阶段的人文情感培养目标。
三、创设文学社团,丰富校园活动
在课本知识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除了来源于课本的具体内容,需要教师结合内容展开德育教学以外,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实践活动当中充实精神,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上升阶段,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来参与校园活动,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学生们的情感认知。比如,学校可以每周在校园当中创建“兴趣角”,或者“板报展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有的学生喜欢围棋,怎么学校就可以开展专门的围棋社团,鼓励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加入并进行定期的比赛,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同时,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也可以扩宽自己的人际交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和全面发展能力的需要。因此,不断地丰富校园活动种类,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推进德育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四、树立德育榜样,尊重个体差异
德育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出当前的教学培养原则。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由于学生的管理意识较差,就需要教师花费较长的时间来进行管理。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即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根据榜样的力量来达到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比如,在学习《梦想的力量》这篇文章时,老师在讲解完课文以后,和学生们进行讨论,询问学生“同学们的梦想是什么呢?你为了实现梦想,需要付出哪些努力?你最敬佩的人物是谁?”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给学生寻找到适合自身去效仿的对象,并以该人物为榜样,学习优秀的品质,来督促学生不断的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优点。同时,教师还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与学生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保证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给学生营造融洽的学习生活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树人”的教学理念为前提,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形象,在学习和生活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以此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文本与德育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赵海珍.加强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发挥德育教育功能[J].考试周刊,2019,(54):74.
[2]王玉丽.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9,(21):112.
[3]张红梅.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赤子,2019,(18):99.
[4]蓝小明.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考试周刊,2019,(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