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物理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初中物理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作 者:杨 林 (太平镇民族中心学校,湖北 恩施 445813)


摘   要:本文围绕初中物理学生学习困难的议题进行了探讨,从初中物理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如何帮助学生们战胜物理学习困难,更从容自信地学习物理。
关键词:物理;困难;对策

一、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化物理学习的初级阶段,这期间是学生们掌握基本物理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关键阶段,对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教学工作中,很大部分学生感到物理枯燥难学,为此本人结合自身经验谈一下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供相关人士借鉴参考。
二、初中物理教学概述
初中物理教学有着多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们物理知识,帮助学生们能够较好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训练学生们的物理思维体系,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物理科学观念和物理学习方法。比如常见的观察法、类比法、实验法、假设法、替换法、图像法、控制变量法等等,通过这些思维方法的不断训练,提升学生们的物理素养,帮助学生们能够尽快具备运用物理知识的实际技能。
三、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学生对于物理公式及符号记忆不清晰不牢固。这在低年级的学生当中最为常见。如很多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各种图像、各种概念似是而非,根本不能对其中的异同点进行分辨,因此导致在学习中十分头大。
原因二: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弱。单一的知识点掌握起来还较容易,但是在多个知识点的综合性题目中学生们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在这方面需要学生在各知识点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在横向和纵向方面延伸,才能更好地提升综合能力,顺利解题。目前学生们对这种能力较为欠缺。
原因三:学生们对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观察和思考太少。物理知识现象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而每次以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物理教学时,学生们要么就是恍然大悟,要么就是若有所思,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观察或提出一些日常中的物理问题。脱离了生活的物理就是纸上谈兵,更很难做到学以致用。
四、如何帮助初中学生战胜物理学习的困难
策略一:巧记初中物理学习中易混淆知识点。比如在力学这一部分,教师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或概念进行梳理,帮助学生们能够清楚地分别其区别,深刻理解概念的含义。“力和惯性”的巧记:力的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此力的出现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也就是说当存在力的时候,必然至少有相互作用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也就是说,只要有质量的单一物体都会拥有这种属性。“热量和内能”的巧记:热量是描述物理变化过程所使用的术语,而内能是描述物体自身的能量状态。比如,在物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会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热量所代表的是最初到最终的整个变化过程中热量的变化。而能量是物体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因此与物体本身所处的状态相关,随着物体状态不同,本身的内能也不同。“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巧记:一对平衡力可以是同样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只要两种力最终能够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使物体实现平衡即可,即一个物体上的两种力刚好实现了平衡,但是这一对平衡力双方没有紧密的联系,是相对自由的。而相互作用力体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同时产生了作用在对方身上的力,因此相互作用力的出现是双方面的,相生相伴,谁也脱离不了谁。
策略二:注重物理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部分,教师可以采用日常实验来导入声音的概念和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准备了玻璃杯、玩具鼓和木头盒子,让学生在不能看到的情况下用棍棒敲击,然后分辨出三种道具分别是什么。这种轻松的氛围使学生们立即跃跃欲试,都想参与。再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引入下一个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们纷纷答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常识,这时候我没有否定一些同学的答案,也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做一个小动作,请学生们用拇指和食指去感受自己的喉头,边说话,边感受。有了这样一个小动作,学生们很明确地察觉到说话时声带处有振动的感觉。这时候教师给予了学生肯定的回答并又列举出很多生活中振动发声的例子,学生们十分容易理解,若有所思频频点头。通过这种物理实验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枯燥和陌生的心理定势得到转变,引导和启发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解决物理问题。
策略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将大部分精力和心血都浓缩在物理课堂上,因素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很多学生物理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要注重观察,同时对一些不好的听课和学习习惯给予纠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高效的学习习惯。比如,对于课堂听讲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身体的多项器官形成协同模式进行思考和记忆。具体实施形式既包括传统的听视并用法和听思并用法,同时还要采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眼、耳、口、脑、手调动起来,利用身体各器官协同来提高听课效率。另外,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总结一些特殊的学习方法。比如物理符号记忆法,思维导图梳理法、提问答疑式听课法等等,在教师的针对性引导和训练过程中,学生们结合自身情况养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听课和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五、结语
物理教学不是教和学的割裂,而是需要教师充分体察到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更切实的教学手段来服务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初中生的学习困难进行分析,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方是提高物理教学水平最正确最便捷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理学习焦虑成因及对策研究,单鸿剑,《快乐阅读》,2013(9).
[2]论物理学习动机的激发,黄秀娟,《湖南中学物理》,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