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王建军 (甘肃省陇西县菜子镇浅河小学,甘肃 定西 748108)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科,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小学数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引言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视频等内容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教学更加直观化、形象化,从视觉与听觉上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根据相关的研究与调查,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同时调动其视觉与听觉,其学习效果要远远优于仅有听觉的学习效果。同时,这一教学形式在极大的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产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从而养成主动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二、小学数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计算机技术还是网络技术又或者是各种终端系统,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人们的交流方式由单一转变为多向以及多渠道的交流,同时这也为改变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契机。在小学数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需要教师熟练的运用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很强,多媒体教学所呈现出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符合现代化教育的新理念,顺应了新课程标准对数学学科提出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数学知识以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课堂教学更阿基充实与丰富,学生更容易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过去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教学过程主要以板书授课为主,教学内容枯燥而又繁杂。数学教材中大量的数学公式以及计算很容易让小学生产生抵触和厌烦的心理,长此以往逐渐对数学教学失去兴趣。有些学生在不理解题目的情况下,甚至在课堂上睡觉开小差,不仅学不到东西也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学生被动听讲,难以主动思考
良好的学习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而传统的数学课堂大多数小学生只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做笔记听课,很少有机会去主动思考,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很多学生缺乏灵活性难以做到举一反三,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不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坏习惯。
(三)教师教学趋向功利性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数学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产生了偏差,甚至奉行“时间+汗水=成绩”这种练多必熟的教学理念,大量的练习过多的消耗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题海战术代替了课堂上的互动与实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功利化的授课方式使得教学本末导致,考试考什么教学就教什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积极性。
四、探析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步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一个人学习的最高的境界。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这个阶段的学生只有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枯燥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俩吸引学生的眼球,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将图片、视频等引入到了课堂当中,原本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与形象,同时也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与思维特点,有利于小学生将学习状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乐学”。例如教师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学生做操和列队的视频展示出来,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怎样进行分组,都不能分配均匀呢?”随后教师可以在学生的疑惑中展开本节内容的具体教学。再比如学习“旋转”这节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迪拜塔”旋转的视频,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由于小学数学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特征,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合计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使原本单调的课件变的图文并茂,将教材中静态、抽象的知识内容变为动态、形象的知识内容,将教材当中不可操作的部分变为具有可操作性的。通过这种方法便可以降低知识点的难度,让学生在动态化形象化的观察中理解和认识数学概念与公式等,有效的攻克重难点。例如在学习“射线”这部分内容时,其中“无限延伸”这个概念很多小学生不是十分理解,教师此时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通过此亮点开始向另一端无线进行延伸并形成一条光线逐渐延伸出屏幕之外。学生通过教师的这种操作便可以很直观的认识无线延伸这个概念了。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学生向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学习时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与思考。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公式”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置学校要对教室进行装修的情境,同时要对室内的地板砖进行重新装修,此时提出问题“那么教室装修需要多少块地板砖呢?”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课桌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从而自行归纳和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促进学生独立探究能力的养成。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影响着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的特性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增加传统课堂的教学活力。例如在学习加减应用题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课本上两幅鸭子的图片制作成课件的形式,同时融入音乐让学生视觉与听觉方面获得双重感官刺激,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开展教学活动。
五、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充分创新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文云.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19(18):139.
[2]叶建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19(1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