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高中学生所学纵学科特点来看,物理是最具有逻辑性的一门学科,也是最具科学性的一门课程。学好这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当然,这一过程养成的思维能力也能适应其他任何以学科的学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这些思维能力呢?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试题训练,经过一次次专业的训练和实践,能够帮助学生节约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本文笔者就试着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高中物理试题几大题型及其解题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试题测试;解题策略;核心素养
前言
从当前物理高考试题来看,集中考核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这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考点就是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来设置的,其目的也是在呼吁我们教学者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以及学以致用的意识,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也正是因为此,借助试题的提升和巩固价值,我们必须指导学生正确高效地解决试题题型,从而找到思维的突破口。
1、高中物理三大题型试题及其解题思路分析
1.1选择题试题分析
选择题的考核主要针对物理基础知识而言,考核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物理基础知识,每一道选择题都需要学生具备以上分析五大能力,只要学生具备以上能力,方可准确无误地解答。当然,选择题题型也属于所有学科的常规题型,对于这类题型我们自然会总结规律一般解题策略。所以,在试题训练后,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规律和总结解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比如:直接判断法、淘汰排除法、逆向思维法、计算求解法、极限推理法、特殊值法、单位判断法等。
例如题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检查金属内部的砂眼或裂纹,这主要是利用哪种射线的哪种特性?(C ) A. 粒子、贯穿 B. 射线、电离 C. 射线、贯穿 D. 射线、电离 ,这种题型运用直接判断法即可解题。
又如题2:在右图中,电源内阻不能忽略,R1=5,R2=4.当开关S 切换到位置1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2A;当开关S 扳到位
置2 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下列情况中的 ( C ) A. 2.5A B. 1.8A C. 2.2A D. 3.0A
这类题型需要学生运用极限推理法来解决。考生在考试时一定要学会灵活运用,各个问题要采用不同方法来解答。
1.2实验题试题分析
实验题通常就考核两方面知识,一方面是电学 ,另一方面是力学,对于实验题而言,主要考核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实验能力。相对而言,实验题难度不是最大的,只要学生努力夯实基础,理解记忆相关知识即可答题。例如18年全国卷理综试卷非选择题(实验题),就主要考核了学生力学和电学两大知识板块的内容。两道题题干文字信息量大,但是问题比较简单,偏向于考核学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计算能力。只要学生平时多加练习,加强专项知识训练,解题时谨慎细心基本就可以将百分之九十的分数收入囊中。
1.3计算题试题分析
最难的就是计算题。计算题难度也是分梯队的,一般第一题是送分题,考核基础知识,一般考核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电场力做功、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电磁感应相关内容。只要学生具有一般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都可以答题;第二题是应用题,考察的内容包括电磁感应、复合场、机械做功、能源等等。考核学生综合能力。第三题则趋向于探究类题型,一般会是纯力学或者纯电学,考察的是你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这也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核。例如18年全国卷理综试卷24题,就是一道纯力学题,只要学生熟记能量守恒定律,基础扎实,解题不是问题;而25题则是一道动力学结合题,难度稍大一些,需要学生结合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解题;至于最后一题则是一道数学与物理综合应用考题,是对学生五大能力的全面考察,学生需要构建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的联系,既要学会探讨问题,同时也要懂得寻求答案。
2、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方法
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我们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主要从打好基础、引导思维、方法指导等几个层面进行落实。
首先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基础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无论试题中何种习题,学生基础差,那么都不可能快速解决问题。知识基础就如同一栋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不稳,大楼也会轰然倒塌,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指导学生以自己本身学习的知识为基本结构和框架,掌握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基础知识点,对知识的总结、概况,将自己掌握的按照各个单元结构进行一一复习,总结,将知识形成条理化、层次化、系统化,有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是加强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运转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所以训练学生物理思维也非常有必要。对此笔者建议我们在设置训练题时主要题型的改编和创编。比如可以设置一题多解题型,促进学生思维灵活发散;设置同类题型一解法,引导学生养成总结、反思、归纳思维;再比如改变试题情境,让题型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思维。
三是方法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关键,只有指导学生有方法和技巧地解题,解题效率才会提高。无论是在如此小测试,或者期中考、期末考,乃至高考,掌握准确地解题方法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日常训练中,我们要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对此笔者的建议是通过讲解例题和不断练习的方法进行一一的指导训练,以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要进行总结,总结题型、多个角度的解题方法、题目本身的题意等等。
结束语
简言之,要想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我们必须要仔细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考试大纲,加强新旧知识点的整合和拓展,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思维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金冠峰.提问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03).
[2] 高国方.大胆实践新课标,物理课堂展新貌[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