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议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应用

浅议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实践应用

作 者:石榴花 (四川省乐山市艺术实验学校 614000)

摘   要: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艺术形式,音乐能以有规律的乐音交换人们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为听众的形象思维活动提供原料,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乐器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塑造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小学生在感知周遭与记忆联想方面可塑性较强,如果在这一阶段适当加大乐器教育的力度,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下面,简析乐器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实践乐器教育的具体应用实践。
关键词:乐器教学;小学音乐;重要作用;实践应用

 一、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学习乐器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
优秀的记忆力能为学生存储着大量对事物的认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出色的记忆能力更因其准确性、稳定性与长久性,为学生的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力的辅助。学生在学习乐器演奏时需熟记乐谱与指法,这一过程不断刺激着学生的记忆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存储知识与巩固知识的能力,也能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二次加工能力,帮助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依据自身的知识储备迅速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乐器能够均衡地开发学生的左右脑
众所周知,学习钢琴的学生不仅能够用右手弹奏准确而优美的主旋律,更能以左手进行灵活多变的和弦来丰富乐曲的表现内容;如果选择学习小提琴,不仅要求孩子的左手能够在一根弦上准确找出各把位的位置,更要求孩子用右手拉奏出不同的弓法加以配合,因而乐器教育往往训练着学生同时使用左右手的能力,也由此开发着孩子的左右脑,只有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相互补充联系,协调而平衡地得到发展与锻炼,才能使学生具有较优秀的智力发育水平。
3.学习乐器能够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
学生在学习不同乐器时,往往要接触到不同风格的乐曲。一首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往往是宽泛的、不确定的,正是这种朦胧的联系给学生创造了丰富的联想空间,刺激学生不断进行生动形象的联想与创造活动。钢琴曲《悲怆》顿挫而沉郁;大提琴曲的《梦幻曲》神秘而浪漫;古筝曲《战台风》壮阔而雄浑,声音并不能传达情感,当学生听见曲式与旋律的不同变化,联想到自己现实生活的所见与所感,才能引起了音乐与自身的强烈共鸣。
 二、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采取多样化的乐器教学方法,丰富小学音乐课堂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上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并且相对来讲不稳定,有趣的东西才会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通过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吹拉弹唱,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将乐器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乐曲,对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的方法进行讲解,还有乐器演奏的指法与姿势等进行规范性的操作表演,使得能够通过直观的听和看了解乐器的演奏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方便有效,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器乐合奏教学指导法也是不错的教学方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以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在器乐的练习过程中,可以采取合奏的方法进行教学。合奏不仅仅是有助于训练学生之间的合奏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精神以及互相协调演出的能力。在进行器乐演奏教学时候,也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走上舞台,通过学生独立演奏成功的喜悦,来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得乐器教学能够成为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2.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达到乐器教学的成果
在学生学习乐器演奏的时候,如果有进步,老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以达到乐器教学的效果。结合小学生特点,可以给予星级奖励和流动小红旗的奖励。这些奖励可以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乐器。同时老师也应该适当的注意一些教育系统或者校园的文艺表演,鼓励学生参加,一方面锻炼学生登台表演的勇气,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表演过程中获取自信。对于一些表现突出具有乐器表现天赋的学生,音乐老师要早发现,与家长学生做好沟通,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让学生有更好的乐器学习环境。
3.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一节小学音乐课,不光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需要加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任何一节课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老师点某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或是让某位学生将回去练习的口风琴吹奏出来,如若这位学生表现得非常好,老师会有言语上的鼓励——你真棒!做得很不错!你的知识面太广了,肯定是个爱看书的孩子,等等。刚开始并不给学生听完整的歌曲,只是重复放低声部旋律,在学生安静聆听三次后,老师用小提琴演奏一遍,让学生找出其中旋律重复的规律,再让学生拿出陶笛吹奏旋律,最后出示低声部歌词歌单,学生一次就可以将低声部带词唱出来了。接下来老师在后面两个声部合唱时,再一次让学生使用了陶笛,老师跟着音乐唱高声部,学生则吹奏陶笛(然后交换,老师弹奏古筝学生唱),如此反复几遍下来学生脑海里就有固定音高了,最后拿开乐器进行合唱,这时可以听到学生对这首合唱歌曲不仅歌词可以背唱,和声的旋律走向也是很清晰明了的。
结语
总之,乐器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促进学生不断进行知识的再加工,同时激发学生进行联想活动与创造活动,开发孩子的智力,在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中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开发好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乐器教学。
参考文献
[1]钢琴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势和方法[J].王莹,许淑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23).
[2]探析乐器教学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J].孙艳伟.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