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英语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是学生接触外语世界,获取外语信息,开展对外交流实践的重要途径。大量有效阅读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文化知识,还有助于学生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欧美国家的民风民俗和异域风情。从历年的高考情况来看,阅读理解在英语能力和水平测试中的权重越来越大。自1995年以来,高考阅读理解题所占分值就一直是40分,占总分的26.7%;间接反映在“听力”、“完形填空”、“任务型写作”等题型中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变化要求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就如何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深入探讨。
一、精选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要使所选择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要求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生词较少。在阅读教学的较高阶段,通过增加阅读量,让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学科性较强、富于哲理、异国较深层次的文章,加深拓宽内容,使之“英语化程度”在两方面得到和谐平衡的发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摸索阅读技巧,积累阅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直接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尽量做到课文阅读训练与课外阅读指导相结合,课外精读和课外泛读相结合。由于学生在阅读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英语知识水平得到了强化和巩固,进一步开发了智力,而智力的开发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意志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促使自己去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
二、指导阅读,提供学生阅读技巧策略
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关键就是提供阅读策略。目前各地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内容新颖而且内容设计符合新课标改革精神。教材安排大量的阅读输入课,也就是纯粹通过阅读文章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几乎在阅读文章之前书上都向学生提供了reading strategies,所以我们教师在上阅读课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此技巧,把这些阅读技巧逐步传达给学生。随着模块的增加,教材文章长度、难度在逐渐增加。高一很多学生能够轻松阅读并回答书上的练习题。然而到了高二从module 5开始,他们就束手无策了,看到如此长篇大论他们就晕了,不知何处下手。这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帮助他们使用一些阅读策略,这样难度就大大降低了。大多数学生犯的通病就是拿到文章从头读,读着读着就看不懂了,题目当然也做不好。我认为教师正确的做法是指导学生分段、总结每段大意,然后再读。这样强调课文应作为一个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再者要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一定要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所以我们必须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
三、通过阅读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教学实质上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强化实践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过程。可以说,没有英语语言的实践性,就没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率。语言学家Hammer指出“One skill cannot be performed without another, people use different skills when dealing with the same subject for all sorts of reasons”。这表明,在课堂阅读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课后延展性的阅读过程所遇到的同一或相似的问题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实践需求而有所不同;从这种意义上来看,阅读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阅读能力培养的终结。在实际阅读课教学中,我们有必要通过一系列巩固与运用练习以及课外阅读等“三结合”形式,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努力使课堂的教学效率体现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延伸阅读实践上。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读说结合,即读后口述课文大意或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如在“人教版英语必修③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阅读课教学之后,可布置Act the story out in groups 的作业。
2、读写结合,即读后改写、缩写、扩写、仿写等,训练学生概括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断能力。如在“人教版英语必修③ The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阅读课教学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Describe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you know为题仿写课文。
3、课内课外结合,除了抓好课堂阅读教学之外,还必须狠抓课外阅读,增大学生信息输入量,增强学生的语感。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2-3篇难度适宜的短文,并建立阅读档案,如以表格的形式记下阅读日期、材料名称、阅读字数、阅读时间(分钟)以及读后感等;积累一段时间后,还要抽查学生的阅读档案,并组织展示与交流活动。
四、根据阅读目的、阅读材料的内容和阅读材料的难易度,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目前,高中英语教师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主要有快速阅读、浏览式阅读(略读)、跳跃式阅读和仔细阅读等几种。
根据专家的研究,阅读速度越快,理解能力越强。快速阅度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透彻理解文章,即重思维、重全神贯注、重眼睛和大脑的协调。如果不管文章类型及阅读目的,逐字逐句阅读,甚至轻声朗读,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对理解文章没有多少帮助,而阅读速度太慢,势必影响效率。鉴于此,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步改正逐字逐句阅读的不良习惯,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当然,对阅读的要求应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光有速度,对文章不理解等于没读;理解了而阅读速度太慢,则说明效率低下。因而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任务应是在能够理解的条件下提高阅读速度,学生在具有一定的语言水平后应接受快速阅读训练。
广义上讲,快速阅读应包括略读和跳跃性阅读。在略读过程中,学生应“一目十行”地通读全文,侧重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有时,在略读时不必通过全文就能把握文章的总体概念。这时,一般只阅读主题句、关键词和小标题等有关信息。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略读能力时,学生往往由于害怕漏掉或错误理解某些信息而裹足不前。对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消除这种主观心理障碍,帮助他们理解此法的益处。与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和略读不同,跳跃式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子和段落或篇章而抓住关键句子和段落的方法,目的是快速寻找所需信息,掌握文章的全貌和要点。大胆采用跳跃式阅读,抓住要点信息,略去次要无用的词句,迅速理解文章主旨和掌握文章全貌则是每一个高效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般来说,跳跃式阅读可分为三种形式:基于特殊标点符号提示的跳跃式阅读;基于句子结构和语法成分的跳跃式阅读和基于文章写作结构的跳跃式阅读。
总之,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效率,是我们英语老师的“分内事”,也是在生活中希望能快速取得成功的人都应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我们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目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策略,强化他们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以促进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