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全新课程,它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动脑动手能力为目标的课程。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虽是必修科目,但又是一门非高考科目。高中生因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对该学科不够重视。如果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学生面对静止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面对教师机械的讲授过程,更是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以致出现怠课的现象。如何把多媒体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进行优化整合,运用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点,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地化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直观了解,使课堂变得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愉快的学习中跨入通用技术知识的大门。下面我就谈谈如何把多媒体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进行整合运用的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情引趣,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它能有效的提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上通用技术第一章第一节《技术的价值》这一课时,我在课前充分阅读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上网查阅资料,精心制作了一些多媒体课件。在讲授“技术的含义”时,如果就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直白的讲解,大部分学生有可能昏昏欲睡。然而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和“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的图文,以及“人类为御寒而发明的纺织、印染 、缝制等”技术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课堂的情境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学生就明白了技术的含义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以便更好地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这一概念。从而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技术知识,达到了乐学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释疑解难、激发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
通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有的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其所以然。这时如果运用多媒体将课本中抽象的内容化具体、教学的难点化容易,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加深了对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为释疑解难创设了巧妙的突破口。例如在讲授“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时,学生对“技术的发展导致失业的同时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样的问题难以理解,我就借助于多媒体先播放了一些先进的生产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致了有些工人失业。接着我又播放了许多先进的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产生了更多的企业、流通业和服务业,也就有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等相关的图文知识,使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技术的发展是把人们从繁重的工作岗位上解脱出来,到更好更轻松的工作岗位上去就业。”这样的道理。又如在讲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其劳作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样的问题时,学生感谢到理解困难,我就借助多媒体展示了“现代农民采用收割机、插秧机、耕田机等先进的技术进行农作从而使更多的剩余劳力涌入城市打工,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的画面。这些直观形象的课件给学生像是身临其境,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就感到容易多了,从而激发了思维,培养了创造力。
三、运用多媒体开拓视野、丰富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媒体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吸引力、良好的交互性可以拓宽和加深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更有效地了解先进技术。例如在讲授“技术的价值”时,课本对当代利用高科技发明的各种灯具在案例中只点到为止,我就收集了一些有关高科技灯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在讲授“技术对人的作用”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向学生展示那么多的实物,我也运用多媒体展示了空调、头盔、药品等保护人的技术物品,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开拓思维,为其未来发展构建了较高的发展平台。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神六”升空及宇航员出舱活动实况以及介绍“神六”技术的画面,让学生了解我国先进技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我对多媒体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进行优化整合及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点认识,今后还需要不断地完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节是、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之,通用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能的新课程,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与其进行优化整合,就能凸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只要我们运用得当,就可以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上好这门课,让学生学有所成!提升其技术素养,为今后步入社会工作和生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此我们还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使通用技术这门新课程绽放出它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