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家园互动的教育合力作用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家园互动的教育合力作用

作 者:朱晓红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铁路幼儿园,陕西 安康 725000)


摘   要:在实施家园互动亲社会实践教育中,将家长资源整合并运用到教育实践活动中,让家长陪伴幼儿在亲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起游戏、探索、认知和成长,构建幼儿园与家庭教育实践互动的活动模式,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教育合力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家园互动;教育合力

一、家园互动实现多途径整合教育有效资源
(一)引导家长关注领域目标、主动参与活动
我园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融合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核心目标值作为支架,引导家长关注领域目标,合理匹配时间,有目的性和任务意识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1.健康领域目标:活动时注意保持愉快的情绪,能坚持积极主动适应户外天气的变化,知道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和补充足够的水量保持体力。
2.语言领域目标:愿意与他人交谈自己听到的、看到的和感兴趣的话题,必要时配以手势动作,别人讲话时知道注意倾听。
3.社会领域目标:愿意与长辈一起外出,有高兴的事儿或者有趣的事儿主动和大家分享,对大家喜欢的东西轮流分享,并为自己的好行为高兴,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依赖大人。
4.科学领域目标: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并对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能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与比较。
5.艺术领域目标: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关注事物的色彩、形态,积极搜集美的物品或向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
(二)引领家长做好各种活动准备、享受亲情
社会实践活动前向全园家长分年龄段公示活动主题,主题领域目标,活动前各项筹备工作,实施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活动中充分关注幼儿与家长的亲密互动,积极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内在因素,让家长放下繁忙的工作,与幼儿发生生活碰撞和交汇,让家长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从真正意义上陪伴孩子,与孩子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心灵交融,共同感受亲情的愉悦。
(三)多途径整合家长资源并分享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幼儿亲身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其活动目的是使幼儿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所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共享活动,幼儿和家长一起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通过影像、文字、图画、手工、诗歌、散文等父子、母女合作完成后,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交流。老师运用展示的方式,将家长与孩子们的智慧成果进行有序整理与分析,进行全园性的展示和观摩,极大的激发了家长与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将家长的资源与智慧展示给孩子的同伴和老师们,达成资源互动共享的有益成效。
二、家园互动助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园关系
(一) “以幼儿为本”匹配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不仅是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实践活动的归属点,同时还是活动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因此,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兼顾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让活动目标与活动内容匹配。
(二)通过标注活动要素确定家长的活动意向
我园在每月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前,会以主题的形式,分年级向家长做好活动前期的目标策略引导,过程指导支持,以及后续的内容呈现宣传和效果分析。
(三)合力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
1.教师引导的准备。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引导家长了解幼儿的所需与兴趣,支持家长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家长就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地解答孩子的提问,引导和启发孩子向未知领域探索。
2.幼儿的准备。社会实践活动还需要幼儿具有外出活动的经验。比如:外出活动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公共场合应该遵守哪些社会公德等等。社会实践活动要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幼儿要掌握一些外出活动的安全知识,了解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此外,还要让幼儿树立团队意识,激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3.家长自身的准备。家长准备的主要内容就是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亲密无间的接触、感知与探索,碰撞出许多感人至深的生活画面,同时家长通过影像记录下将这些生动的画面,带到幼儿园分享给老师和幼儿同伴,教师又通过专业理论视角整理与分析,从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挖掘活动的深度和难度。并将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转换成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井然有序地组织和指导家长与幼儿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总之,教师、家长要形成教育合力,家园双方一致助力育好幼儿,幼儿会在幼儿园和家长稳健和谐关系的支撑下健康成长。
三、家园互动实现教育合力及价值最大化
在家园互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创造教育的新契机。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家长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引领家长让幼儿朝着自己的关注点不断地探索与发展。例如:中班的社会实践活动——“五月五  端午节”,通过班级活动-热闹的端午龙舟赛;亲子活动-包粽子、现场龙舟赛;共享活动-端午快乐多。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体验与探索,获得了比课堂教学更广泛的知识与经验。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幼儿与家长的互动探究为主,从而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空间和范围,最大化优化教育价值。
四、家园互动中及时评价教育活动效果与价值
(一)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思评价
教师要思考活动的内容、活动的态度、活动的流程是否合理,活动组织形式是否有利于幼儿探索学习,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促进幼儿主动获取知识。教师重构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基本看法的过程,反思对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判断和评价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的变化
通过判断和评价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的变化,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在情感态度方面,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幼儿从无序的逻辑思维到有序的逻辑思维,从单一僵死的方法到多元开放灵活的方法,幼儿究竟得到了多少发展。评价时要理性对待不同的幼儿在自身基础上各方面是否有不同的进步,不同的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幼儿是否从“学会”转向了“会学”的学习方式等。
总而言之,“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让幼儿接触社会的演练场地。“功夫在诗外”,让我们通过挖掘丰富的社区资源,制定合理的活动方案,采取互动的活动方式、进行全面的活动反思等一系列途径,使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变得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年3月  第一版.
[2]崔灵菲.责任编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