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分析
作 者:赖月艺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福建 泉州 362015)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生活化处理,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在实践中思考与创新,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积极引入特色化的生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学习地理知识,能够让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保持下去。 关键词:高中地理;知识点;生活;创新;资源
前言
地理教学,对于学生个人人文素养的提升有重要影响,在了解自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透过课本看到世界。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中,让地理学习成为学生生活方式的实践,有助于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
一、以生活为切入点,创新地理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地理知识进行生活化处理,需要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与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将他们的生活作为课堂导入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更能触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在生活化的导入中,学生能够快速理解相关地理知识,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课堂学习的压力也会变小。
像在讲解有关于季风气候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所在的地区的气候特点入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气候特征。学生所给出的表达可能不如课本上的专业、科学,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个人生活地区的自然条件,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有助于课堂氛围的优化。教师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从引导学生分析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季风带划分逐渐过渡到全国不同地区的季风带划分与分布,有助于课堂教学过程从易到难。也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地理知识,在思维运动的过程中深入到地理学习中来。另外,教师还可以从我国著名的城市入手,通过城市的文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地区的气候和季风带划分特点。像华北地区可以以北京为例,华东地区可以以上海为例,东三省地区可以以长春为例。让学生以自己熟悉的事物作为出发点去接触地理知识,是对地理知识生活化处理的一种方式,也能让课程的开端更加轻松。
二、创设生活情境,促进知识点生活化
创设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接触到应当学习的地理知识,以及情境中涉及到的各类地理知识点。创设情境,是对知识点进行生活化处理最好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新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弥补思维上的漏洞。在课堂中,教师应结合地理教学内容,选择学生熟悉的场景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真实感,拉近学生和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像在讲解“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章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岳的形成原理,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等知识,其中涉及到一个研究问题,“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学生所处地区可能离崇明岛相距较远,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通过主观理解、判断、分析崇明岛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可以从本地选择一个与崇明岛具有相似特征的地方,让学生分析其河流地貌的发育特征,并做出有效预测,让学生身边的事物成为课堂中的研究对象,促进学生从地理专业角度去分析这一现象,能够让课堂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促进学生地理理解力的提高。又如在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教师可以将所在地区或城市的环境特征作为切入点,通过当地有名景点图片的展示、最近几年降水量表的展示、等高线图的展示,引导学生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总结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同时,调动学生的个性化资源,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其它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以此来打造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以旅游为主题,走遍地图上的多个城市和省市,在课堂情境中游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实践活动,是开放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让学生能够在更大的平台中获取与应用地理知识,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成果的丰富化。地理教学,不应当限制在一份小小的课堂中,应将课内外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意识。教师要在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应用地理知识的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
像在讲解有关于“农业区位的选择”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观察城市农业丰富的特点。面对一片田野,说一说此处作为农业用地的主要原因,了解所在地区内农业用地的特点。本单元的知识应当与实际密切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了解五种农业地域类型以及他们在世界的分布和主要特点,并根据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在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所在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确定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要素。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是什么样子,切实应用相关知识,有利于地理教学生活化。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理学习主题,利用互联网平台搜索与之相关的信息,带回到课堂中分享。在这样的实践学习中,学生获得了新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主动利用网络技术,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扩充,再次学习难以理解的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生活化理念处理高中地理知识,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思维,还能让学生了解地理学习的价值。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融入生活化元素,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地理学习乐趣,提升其地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敏.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6):91.
[2]陈玉连.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浅析[J].情感读本,2018,(32):119.
[3]钟杰.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神州,2018,(34):183.
[4]陈雪.浅析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散文百家(下),2019,(3):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