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
作 者:刘淑琴
(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阴阳赵镇中心小学,河南 漯河 462000)
大
中
小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韩兴娥老师海量阅读的基本理念以及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开展小学语文海量阅读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打破课本界限,拓宽语文教育教学的途径,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语文教育的结合,建设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开放的生活实践中用语文,学语文,迅速高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
正文
新课改实施以来,阅读的确被提到了较重要的地位,但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现状却仍不容乐观,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相当多的小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严重脱节。课内阅读就是“学教材”,只重视教材中篇目的学习,而忽视课外作品的阅读和积累,课外阅读放任自流,存在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少;盲目择书,阅读内容单一;不重积累,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问题。这样的阅读费时低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根据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我认为只有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构小学阅读教学体系
(一)重构的理由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3岁之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人在13岁之后学习应侧重理解能力的培养。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13岁之前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则!在当代小学语文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陈琴老师的“素读”实验,让孩子从小“素读”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取得了有益的成效。韩兴娥老师两周教完一本教科书,它重诵读,重背诵,轻理解的做法给人有益的启示。
(二)重构后的多文本阅读教学体系
我所理解的多文本教学不仅仅指人们心目中课外书的阅读,它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国学经典、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和儿童文学。重构之后的阅读教学体系既面向历史,传承了经典的民族文化,又面向现代,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课内阅读教学的策略
现行语文教材基本上是由一篇篇白话文组成,学生阅读理解不是主要问题。一般可先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预习中要完成以下任务:读准本课词语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根据课文特点,每课设计一到两个问题, 如:捕捉人物形象、概括主要内容(要呈现方法指导)、抓住重点段落谈感受(在关键句段做批注)、划分结构层次等,旨在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便于掌握学情,以学定教,接下来通过一两个关键问题理解课文,之后可背诵文章写的精彩的成语、句子或片段。这样一来,原本需要两课时甚至三课时才能结束的内容,最多一节课即可完成,大块时间可以节省下来,为课外阅读的学习赢得时间、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二)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1. 国学经典的教学。国学诗歌经典教学时应以诵读,背诵为主,辅以适当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求甚解”“熟读成诵”应是国学诗歌教学的原则。本学期我以《论语》的背诵为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运用竞赛法、情境法、表演法、展示法等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让学生乐此不疲。每天早上15分钟晨诵、中午预备前10分钟的午读,使学生在大量诵读中达到积累的目的。
2.其他版本教材的教学。对其他版本的语文教材(主要指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我主要采取同级阅读、单元阅读的形式,以两周完成一本语文教材的进度,带领学生迅速有序地进行课外补充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一节课里完成了一个单元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又相机渗透了阅读的方法,提高到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儿童文学的教学。低年级侧重于在海量阅读中识字,所以阅读内容以儿歌、韵文为主,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孩子熟读成诵,并挑出要求识记的生字让孩子重点去读。中高年级主要在海量阅读中理解、感悟、积累,阅读内容以儿童文学为主。我们学校图书室里边的儿童文学类书籍可供学生借阅,在借阅之后我还经常采取图书漂流的方式,用以一本换多本的策略让学生进行交换阅读。
三、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将课外阅读落实到实处,就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鼓励那些热爱阅读的学生。
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展开“阅读之星”或者是“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就小学生而言,他们会希望得到认可,对于得到认可的事物,他们也会不断的坚持下去,为此,教师要给热爱阅读的学生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其次,积极地展开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在不断的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如果学生觉得自己的阅读成果得到了别人的肯定或者说是赞扬,那么学生就会不断努力下去。为此,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交流展示的平台,这样,学生之间才能不断借鉴,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最后,教师应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展开有效的管理,比如实行积分管理,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励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教师语文教学的双翼,如果仅依靠一只翅膀的腾飞就想翱翔于九天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上下工夫,课内阅读为课外阅读提供方法和习惯上的指导,课外阅读开阔课内阅读的视野,延伸课堂教学的长度,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这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一定能引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阅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让他们的生命因阅读而充实,因阅读而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