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中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作 者:唐宗英
(重庆市潼南区文星小学,重庆 402660)
大
中
小
摘 要:伟大的数学家高斯说:"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可见,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学习能够给予人快乐,帮助人成长。正如同季羡林先生说的:"我们既在生活中成长,也在学习中成长"。今天的教育教学也更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善学、懂学、爱学。下面我结合自己对数学教学以及自主学习理念的理解,谈一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主动精神
引言
自主学习可以说是与传统学习模式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身的主动精神和主动能力,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探索、分析、质疑、创造,从而更加主动的完成学习目标。当学生自主学习后,更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也能够体会学习的魅力,从而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积极的投入课堂之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我们作为数学教学者,应该不断创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更有效的自主学习,我在教学实践中就进行了如下尝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
任何的知识都源于生活,而且生活之中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熟悉感,学生便会在此种情绪的驱使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连接起来,将一些学过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这样一来,学生会因为感受到这些知识是确实有用的,而产生出自信心,进而使得他们在日常学习之中变得更加主动。
如,教学《生活中的数》这一小节内容时,我们以认识"3"为例,可以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粉笔、茶杯、教材用书、签字笔之类的。并且使这些东西都以3份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对这些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让他们在观察中数数。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水倒入三个杯子之中,或者是让学生在听见教师拍了三声掌之后,自行下课。借助这样一些方式来使学生对"3"的意义有逐步的领会。在经过这样的教学之后,学生不仅能够对数学的价值有所体会,还能够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这样一来,便会使学生变得兴致盎然,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
2、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愿学
有的时候,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需要"质疑问难"之后才能够被激发出来,所以此种方式也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求知欲,需要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使得学生愿意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例如,《圆的认识一》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猜想,如"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汽车为何会跑得那么快,而且还平稳吗?"有的学生会回答,"因为车轮是圆的"。但是还有一些学生会根据其他学生的回答提出质疑,如"如果改变车轮的外形,将其制作成椭圆形,或者是方形,它还会跑得又快又稳吗?"在听见这样的质疑后,其他学生也会因为意见不同而参与探究、讨论。此时,教师要做的便是对其进行引导,师生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能够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对"圆"以及"圆心"的概念有充分的理解。这样一来,既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足够的感知,还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
3、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会学
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指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自主学习,最大限度的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做的和该做的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和服务。而学习数学又是一个静心思考、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我们设置一个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中去,提前构筑一个核心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和探索,从而更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比如利用研究性学习活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先学。
以教学《圆的认识》为例,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
研究目标1:小组成员,每个人自己画一个圆,剪下来,并在圆上标出圆心O、半径r和直径d。
研究目标2:用圆规画一个圆,说一说你们小组对圆的认识。
研究目标3:我会在下面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
课前,学生通过"先学",对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解题层面的认知,是浅表的、机械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课中,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紧扣主题展开讨论、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系统整理,使学生模糊的知识变得清晰,浅表的认识变得深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索的形式来验证数学的思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学生展示,让学生乐学
学习展示既是一个学习评价过程,也是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经验的过程。在学习展示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引路人、组织者,使课堂更有效。因为在之前有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之后,每位学生的想法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补充,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有利于消除部分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胆怯的心理,又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声音响亮,思维缜密,数学思维能力大大地提高,这个时候,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他就像乐团的指挥,随时对课堂进行组织、引导、调控。这样的自主学习课堂,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当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之后,学习主动性自然也随之提高,也变得更加乐于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也是新时达极为提倡的一种学习模式,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爱学、愿学、善学、乐学,从而沉浸在学习空间中。因此,我们应该以兴趣诱导,以方法循导,为他们搭建一个研究性自主学习平台,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更愿意亲近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D]. 梁红秀.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 蔡金香.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D]. 孙淑敏.河南师范大学 2012
[4]释放孩子学习的天性——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J].张爱霞.教育教学论坛. 201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