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习近平青年观指导下的志愿服务开展与调研——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
作 者:单良 何炜杰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 330013)
大
中
小
本研究项目为江西财经大学第十三届学生科研课题 课题编号:xskt18507
摘 要:志愿服务的开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习近平的青年观给予广大学生正确的理论指导,有利于青年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使青年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认清自身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脚踏实地,更好的开展志愿服务。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实现志愿服务制度化,建立和完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并对青年给予了重大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曾以“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方针表达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便是大学生践行十六字方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在习近平青年观指导下,对青年志愿服务进行研究,提出促进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的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与内涵
1.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基础
在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家领导人都曾寄语于青年,这促使了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对留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990年5月3日,江泽民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说:“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我们事业的希望。”除此之外,邓小平、胡锦涛等同志都曾对青年给予厚望,其中离不开一个核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这也是习近平青年观形成的基础。
2.习近平青年观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工作,亲切关怀青少年健康成长。习近平同志围绕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深刻论述了新形势下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成长道路。
习近平青年观对于我国青年在品德修养与人格塑造方面有重要作用,其主要特征展现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年价值观的价值引导,希望青年能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投身于社会服务的浪潮,并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习近平青年观指导下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
1.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
大学生志愿者逐渐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当前多数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从前期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参与程度良好,高校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在习近平青年观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通过调查走访结果反映出我国当代大学生大部分对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寄语有所了解。他们相信,在习近平青年观指导下,志愿服务一定会有质量、有深度的开展下去。
2.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仍存在提升的空间
通过调查材料分析,在习近平青年观的指引下,虽然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良好,但是也反映出部分青年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开展的必要性仍理解不深,对于习近平青年观的认识仍有待提高。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高校青年大学生缺乏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不够,缺乏服务精神,反映出当代青年志愿服务不够聚焦,服务数量和内容都有待扩展与提升。
志愿精神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青年观指导下志愿服务的开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对我国慈善及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传承。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使得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不纯,加上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志愿精神培育作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重点,导致高校志愿精神培育模式形式化、内容浅显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进程。
三、 在习近平青年观指导下,优化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拓展其内涵
1.青年志愿服务的现实意义
青年志愿服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依托,体现了一种团结友爱的正确的价值观,是一种以关爱、互助为思想核心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使志愿者和社会大众在互助友爱的社会气氛中不约而同的加强了对社会和谐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大众加入到国家建设中。
2.以习近平青年观为指导思想,优化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
要将习近平青年观作为指导思想融入到志愿服务内容的设定中,使习近平青年观的系列内容能为在校学生熟知和内化。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使参与者能更加了解并理解习近平青年观,提高自我认识。
3.在习近平青年观引领下,拓展青年志愿服务的内涵
在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时,不应只关注其表象,对于其深层内涵需仔细挖掘,且青年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的理论来引导。习近平青年观指导青年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认清自身发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孕育的作用,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常以团队为单位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互相配合、紧密合作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磨炼了大学生的意志,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志愿服务的整体行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与社会的接触,也是推动大学生乐观、热情、善良的健康人格的形成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
[2]唐月.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N].共青团中央.2018.
[3]崔鹏,石磊.习近平的“青年观”[N].人民日报.2018.
作者简介
单良(1998.6-),女,辽宁朝阳人,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6级学生,专业:市场营销。
何炜杰(1998.9-),男,江西上饶人,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7级学生,专业:工商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