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从事小学语文教育者们热心探讨的课题之一。课改几年来新课程、新理念、新的学习方法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进步与发展,使之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在瞄准三维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必须在有效的教学手段上下功夫。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下面就本人多年来的亲身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前提在于备课。教师在对于所执教的教材都应有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指导思想。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学期我校开展的集体备课,也见成效,几个同年级的老师一起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备好课,在不同的班级进行实践,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最终得到了一个既适合本年级学生,又适合教师本人教学风格的教案,我觉得收效不错。
二、多运用现代教具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完成了所有课文教学。这样单一的教学手段,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新鲜感,觉得枯燥无味,也就影响了教学效率。如果多运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录音机、电子白板等,用声音、图片、视频,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在教学《秋天》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美景的图片,使学生充分直观的感知秋天的美。如:“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棉花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红玛瑙似的高粱点着头”、“石榴笑得咧开了嘴”这些句子如果硬生生的从字面去理解,可能对于一些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会较抽象、难以理解;而如果结合声音、图片、视频等,那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课文也就在看、说、读中植入脑海。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给学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激起浓厚的兴趣,从而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1.时间要用在重点上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学生学知识的多少。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例如,我在教《赵州桥》一课时,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赵州桥有哪几个特点?”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答案。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2.有效的提问。提问可以触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觉悟,是教学检测的重要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1)提问要有目的性。(2)提问要有启发性。(3)提问要难易适度。
3.着力点要放在能力训练上。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填鸭式”、“灌输式”为主的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篇等知识。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问题,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4.课堂检测不可少。例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着重检测学生的拼音、组词的能力以及近、反义词和多音字的能力。当然还可以检测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让学生说出段落大意
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说、乐说、会说
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动、好奇心大、精神不容易集中且程度不齐,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教师还要彻底摒弃那种“师为本”的思想,要给学生以和蔼的面容、亲切的口吻、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有敢说、想说的欲望。教师应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赢得教师表扬、同学赞赏的机会,从而达到使学生乐说的目的。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时时保持旺盛精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活跃思维,调节课堂气氛。要想让学生会说,教师必须要善于倾听,善于引导,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发言,并能对它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分清哪里是对的、有理的,哪里是错的、偏离主旨的,从而及时回应给学生,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五、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
首先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如一位教师备古诗《赠汪伦》一课时,搜集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抓住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一位教师备《花名歌》一课时,先是抓住城市绿化的扩建,人们能够接触更多的花卉,常常有些花叫不上名来,引出问题;后大量展示生活中的花卉及对应的名称。第三是网络资源。网络把整个世界缩小了,在课堂里轻点鼠标,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一位教师备《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在搜集到的众多海底生物,课件中精选一部分,使得从未见过大海的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甚至对见过大海的学生也激起了新鲜之感。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随着教学改革和教学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蒸蒸日上。但要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我们广大教师只有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才能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