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究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究

作 者:岳莉莉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030800)

摘   要:思政教育一直是现如今时代我国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如何做好思政教育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也十分重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面对着时代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渐渐不同。现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像从前一样只需要摆事实讲道理就可以做好,面对现如今的新时代、新青年,多元化社会的今天,如何做好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是高校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将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模式进行进一步提高和创新,从而将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进行提高,是现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势在必行的新模式改革。本文就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做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校教育;思政教育;管理新模式

引言
思政课程是高校学生诸多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也是重要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思政课程的学习,有关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态度,对于学生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观及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等角度来讲,高校思政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建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同时思政课程中的哲学理论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哲学思想和哲学思考等学习的起步,有益于学生哲学思想的成长和起步。这样的一门课程在教学模式方面也是非同小可的。
一、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特点分析
(一)课程内容广泛
进入高校时期之后,思政教育工作和课程内容就变得更为广泛。因为具备了高中学习的思政教学内容等基础理论,在高校进行学习思政教育课程时,就会具备较强的深度性,涉及范围较广,理论知识等有关于实际内容的较多[1]。思政教育课程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和深度性,学习更多伟大思想家的哲学和智慧。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代史、毛泽东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等思政教育内容。而这些教学内容是离不开历史事件的,同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是历史事件还是我们现如今生活的今天,与上述所说的内容都是密不可分的。现如今的生活,与马哲、毛概都是有密切联系和因果关系的。这些内容涵盖的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处。在生活中的每一处,都有思想的体现。思政教育作为一门有关于思想的课程,就一定是与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所以在学习这些课程内容和相关思想的时候,课程内容不知不觉间就变得广泛化。一条简单的思想理论可能就会引出若干个事件,又从生活中引出诸多与之相应的思政理论。
总而言之,思政教育的课程内容全都是伟大的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们的智慧结晶,是政治和历史走到今天的重要命脉,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不会像英语或者数学一般只需要能解会说就可以。课程的学习,需要结合生活,教学中内容就不知不觉间变得十分广泛[2]。
(二)课程教学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中心
如果说其他科目注重的是实践和理论,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重点则是在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学生的灵魂一样。对于思政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要掌握书本上的内容,还需要在生活中践行书本上的理论内容,去真切地印证伟大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们的智慧。思政教育工作是极为特殊的教育工作之一,并不在于学生记忆多少理论,而更在于学生的终生品德和终身思想。塑造思想,塑造灵魂,是思政教育的重点。反之,如果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思政教育中没有获得滋润心灵的泉水,就算通过了思政教育必修课的考试,也是没有达到思政教育的最终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的。这样的教育课程,在在高校教育中起到的是成人、育才的作用,而不单单是令学生掌握或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知识。
总而言之,思政教育的重点要以学生的思想品德为关键,教学也不能用单方面的讲解和灌输式的讲述来进行。整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应该向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和提高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道德素养[3]。
(三)哲学思想和抽象知识较多
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围绕着各种思想政治的重点理论和系统理论开展的,这些理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重要思想结晶,是从实际的革命中得到的经验和智慧。然而当这样的经验和智慧进行系统化的列举、分析和学习之后,拓展开来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离开人们的生活的。这些进行学习和记忆往往会特别抽象化,导致学生记忆困难。同时这些思政理论和思政教育大多数都是具备着较强的逻辑性和哲学性的,这些逻辑性和哲学性我们虽然随处可见,生活中每一处都可以反映这样的哲学性和逻辑性思维,然而进行系统学习的时候,抽象到理论知识层次的时候,学习起来可能就较为困难,往往需要去刻板的记忆。
二、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现存问题分析
(一)灌输式讲解和单向教学管理模式致效率低下
在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仍和从前一样没有较大的改观,同时在这基础上,现今的时代变化十分迅速,人们对于各种信息和各种知识的接受能力不断提高,对知识接受的方式和渠道也随着社会的变化渐渐多元化[4]。思政教育工作没有与时俱进,进一步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效果。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的问题,导致我国思政教育效果较差,思政教育的教学停滞不前。一般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全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主动的讲授或灌输式的讲授,而学生负责在课堂上听课和记录。尤其是学生在进入高校前的十二年学习生涯中,对于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即划重点,背重点知识。然而这一套技巧在高校思政课程的学习中并不是十分奏效,正因为思政教育更具备着哲学性和系统性,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或片面知识可以讲清楚、学明白的。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授课结果和学生近期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学习的整个过程。因为教师更注重成绩,学生也随之而来更为注重成绩,从而对于知识花更多的时间用在刻板的记忆上,而忽略了学习的全过程。
(二)教学过程缺少以人为本的思想应用
教育是塑造人心灵和灵魂的艺术,是建立在人和人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教学理念必须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然后围绕着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实际开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着课本内容开展的,学生就像清朝时的内阁大臣,只负责记录和记忆。这恰好是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应用严重缺少的体现。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一个管理者没错,然而教师往往会忽略自己是教育中的服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从而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和应用不到位。正因为这样的观念和理念没有贯彻落实,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举步维艰,总会步步困难,从而陷入僵局。
(三)思政教育管理运行机制问题
高校的整体工作方面,更为注重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然而思政管理工作往往会被忽视。思政管理工作被忽视之后,对于相应的教育工作也固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漏洞。在思政管理工作中,现如今特点就是一些权力过于集中,日常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环节衔接等过于分散,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该类教学和管理的工作热情并不高,从而导致工作效率懒散。然而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让管理工作健康发展,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眼下当务之急就是将整个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和改变,进一步与时俱进,发挥思政教育管理的正确引导作用,避免不科学管理机制反而助长社会不良风气。
三、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分析探讨
(一)思政教育工作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
党支部和团支部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比较机械化,比较硬性,同时不具备任何弹性可言,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是不应该忘记自身是一名管理员的身份,所做党的事业是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应该将这样的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和生活中的每一处,而不是故步自封,用老旧的思想和方法来处理党支部和团支部的日常工作。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不能故步自封,需要与时俱进,从前摆事实讲道理的一套是不符合现如今实际应用的。同时,党支部的实际工作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开展中,都需要以人为本,以以人为本的精神开展实际工作。
我党从人民群众中走出来,也是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不能脱离群众,需要亲和群众,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为人民服务不应该是一个口号,党支部工作在高校中的实际开展,必须要以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中心,将为人民服务等党的根本精神和实际道理落实在工作中。同时,在日常工作进行中也时刻的反映着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5]。
(二)以学生群众等被管理者为中心
在往常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和日常工作开展中,都是围绕着管理者和教育者为中心的。这样的观念,对于思政教育来说是非常致命的,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需要认识到自身教育的本质和管理工作的本质,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是共同进行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或许更为注重于日常教学和项目科研,从而忽略了思政管理工作本身的主导性。思政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必须要以人为本,在这基础上要以广大学生群众和被管理者为根本,以这些人群为中心之后,具体地开展相关的工作。令相关工作的开展以被管理者为中心,以人文关怀为中心,从而较好地结合这二者的联系,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者的管理目的同时,引导被管理者一个正确的思想,自己“当家作主”,做自己的管理者。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符合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本质,符合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模式未来的发展和健康的进步。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必须要有一个较好的人文环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中,才可以更好地换位思考、换位开展工作,将思政教育课程的内容活学活用,真切实地的践行思政课程学习内容,巩固相关的思政教育课程学习理论知识。
(三)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
思政教育工作不单单是理论知识和理论教育,更是一种从革命和历史潮流发展中积累的智慧[6]。因此,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根据时代改变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在时代进展中自身产生的实效。与时俱进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发展的重中之重,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不可以故步自封,要勇于进取,进一步创新,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进一步了解思想动态。了解思想动态,便于进一步沟通,从而利用这些特点来改良管理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创新是要与时俱进的,时代和高校在发展,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也必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点意识的变化,才可以在现如今的时代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四、结束语
思政教育是现如今我国各大高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做好高校生的思想工作,是保证学生“成人”的基础,只有“成人”才可以“成才”。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等人才的摇篮,就必须要走在时代和社会的最前沿,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荆奥棋.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与时效[J].文教资料,2017(22):117-118.
[2]温浪奕.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时代教育,2017(21):119-119.
[3]刘笑寒.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00039-00039.
[4]刘超,夏欢.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政工作管理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
[5]林培煜,占亚剑,梁菲.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策略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2).
[6]张梓英.新时期“陪伴式”高校学生思政工作模式的构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54-58.
作者简介
姓名:岳莉莉;出生年月:1988年1月;性别:女;籍贯:山西朔州;在职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职称:辅导员,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 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