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逐渐引起重视,其中数学思想发展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及未来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是当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应用
引言
数学思想是人们在生活中经过不断的思想活动,对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形成的意识反映,它代表人们在现实中将数学事实与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后所产生的本质认知。在这其中,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则是对基础数学的基本体现、总结与概括。现代数学思想是在传统数学思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小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激发与培养,会对数学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所以,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部分。
1、数学思想的内涵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好数学知识对小学生而言存在较大的难度。在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数学教师需要有效的将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从而促使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的表现积极的探究渗透数学思想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学生正确的认识,提升其数学分析能力。数学思想主要以数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指导思想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中。
2、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策略
2.1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往往隐藏在知识之中以不明显的形式存在,这就要求教师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认真的知识梳理,分析教材内容,了解教材中中国数学思想渗透的方式,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数学思想渗透。例如在进行数学知识《图形的变换》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行设想一下图形变换后的样子,及时在问题中渗透抽象的思想,让学生能够产生一定的感性认知,从而促使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领悟到数学思想。
2.2分类思想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相类似的概念非常多,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加以区分,那么学生就很有可能将这些概念混淆起来,进而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来说,分类思想的应用能有效的改善这样的状况。同样的,我们先对分类思想的概念进行介绍。首先在分类思想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应确立一定的分类标准,只有这样分类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其次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分类思想的应用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
以实际教学过程中三角形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应用模型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并要求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之后,学生的兴趣被充分的激发,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挑选不同的三角形逐个的让学生对比,通过这种形式的对比,学生将能更直接的发现不同类型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区别,进而进行分类和记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视情况及时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辅助学生自主的总结出分类标准。
2.3将数学思想渗透到解决问题中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部分,为解决好问题不仅需要学生正确认识问题,还需要他们有良好地理解能力,这也是充分发挥数学思想的关键所在。首先,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中,让他们通过探索学习数学知识。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让学生通过预习对所学知识有初步了解,分析出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知识,然后再为学生深度讲解所学知识。
其次,重视亲身实践活动的运用,在小学数学解题中,教师应将亲身实践活动应用到教学中,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对数学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如在在学习求物体体积的公式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各种物体体积公式的来源,如在学习正方体体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橡皮泥捏出正方体形状,然后让他们观察正方体与正方形之间有哪些关系,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发现正方体是由多个正方形组成的,这时学生会认为正方体的体积应该也与正方形体积计算有关,这样不仅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还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
2.4在教学中时刻渗透思想方法
小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掌握的,数学教师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渗透到小学生的脑海当中去,因此,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不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必须要保证小学生所掌握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灵活性,而不是死板的。比如,在教授“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小学生是没有办法去直接去比较两个图像面积的大小的,此时,教师可引进“小方块”,并把它一个一个地铺在被比较的两个图形上,这样不但比较出了两个图形的大小,而且使两个图形的面积都得到了“量化”,使形的问题转化为数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对于“小方块”有了非常直接的感受与体验。教师不断强调:“小方块”必须要大小统一,小学生便会认识到这样的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量的量化都必须有一个标准,而且标准要统一,很自然地渗透了“单位”思想。
2.5课后加以巩固
数学思想可以当作教学中的一种工具,需要经常进行巩固学习,才能保证能够熟练使用,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对数学思想进行理解,同时还应该全面掌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已经对数学思想有了简单的了解,但小学生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还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方式,包括课后作业、随堂练习题等,让学生加以巩固,在脑海中形成思想轮廓,并在作业习题过程中不断总结,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想运用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将数学思想融入进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思想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彭湖.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8(05).
[2]施香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
[3]刘开普,吴敬法.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