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素质教育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性质

素质教育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性质

作 者:高 翔 王枫艳 (新疆奎屯市教育局,新疆 奎屯 833200)

摘   要:构建教育信息化教育理念,推进教学系统改革,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改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提高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近几年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信息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人们的认识是不在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已不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收不到应该有的效果。既然如此,应该怎样实现技术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促进课堂教学现代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性质

1、素质教育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
1.1开阔了学习者认识客观世界的空间和广度
  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无限地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无限地拓宽时间、空间领域,起到替代现代教学的巨大作用,通过其图像、声音、色彩传递教学信息,学习者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地感受和认识人类社会、自然界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不仅使难的教学内容变得容易,繁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深的教学内容变浅,而且缩短了认识世界的时间和距离,架起通向理性的认知桥梁。
1.2培养学习者的良好行为习惯
  素质教育在于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造就合格人才,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正适应了这一需要,改变了传统的以说教为主、形式单调、针对性不强且脱离实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习者品德发展的模式。尤其是青少年处于成长时期,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活跃、勇于探索、善于模仿,他们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媒体打开新颖的信息窗口,充分感受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厚的情趣,树立现代科技意识,热爱生活,锻炼创造能力,完善自我,促进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1.3优化教学结构
(1)信息技术教育直接参与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作为教学信息的最重要的传递者这一形式,可有效地改进教和学的活动形式,使信息传递形式更加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习者心理更加协调,大大地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开发其智力。
(2)教育媒体的介入,改变了传授知识和信息方式,产生乐一个新的结构,而这一结构通过教师的设计、优选、组合,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使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
1.4能够减轻学习者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扩大教学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传递信息的速度,使学习者易于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重复性,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更好地落实国家减轻学生负担的指示精神。
1.5减小教学难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有些教学内容,涉及问题广,距离现实生活远,对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不易被学生接受,通过呈现事物变化过程,模拟事物的动态,提供技能示范,使具体的感性经验形成理性认识,使抽象的理性知识具体化,从而减小教学难度,对教师来讲,为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提供方便,并纠正自己教学的不足,为教学积累素材,对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大有裨益。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性质
2.1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独创性的学科,各种软件工具的使用、程序的编制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等,都有太多的空间让学生大胆设想。信息技术教育是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锻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方式。而素质教育也正是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学生应变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为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提供条件。
2.2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人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培养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另外,由于信息技术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编程序可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停机,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意志,思维和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
2.3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程序设计是以抽象为基础的,要解决程序设计问题,首先要考虑适当的算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然后再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将这个一般性的规律描述出来的过程就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过程。在程序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了猜测、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不难想象,一个习惯于程序的人,他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定远优于不会编程的人。
2.4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在计算机语言学习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指令的功能、分析程序运行过程、及时验证与反馈进行结果,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的程序化,因此,在编程或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停机。这个反复调试程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锻炼思维、磨练意志的过程。因此,计算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坚韧不拔意志、深刻思维、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教育身处信息化建设不断进步的时代,使信息化教育势在必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尚在起步阶段,距离普及信息技术课程,仍有一段距离。素质教育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间接体现,也能为学生与社会接轨进行充分的准备。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影响下,信息技术教育必定会将素质教育建设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杨方琦.基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
[2]陈志海.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主体探究模式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5(11).
[3]许发友.浅谈如何进行高效的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