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让心灵长满希望的稻谷——5.12地震的思考

让心灵长满希望的稻谷——5.12地震的思考

作 者:金 东1 陶家琳2 (1.江津李市中学校 2.江津区黄桷小学,重庆 402274)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对生活要充满希望。然而,2008年10月3日,也是抗震救灾表彰大会的前五天,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自杀身亡;10月18日,59岁的都江堰受灾伤员罗桂琼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自杀身亡。2009年4月20日,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在家中自缢身亡……他们,也许活过了“5.12”地震,却没有活过“心灵余震”!成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还未长大的孩子呢!因此,如何关爱灾区的孩子们,怎样点燃他们生活的希望呢?
首先,确保物质供应充足。饥饿和寒冷,可能会使有些人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可能会使有些人丧失生活的希望。所以一定要把学校建好,把设施建好,把师资配好,把经费给足,把学校建成孩子们温暖的家园。给予孩子们最大的无偿援助,让孩子们有暖和的衣服、有可口的饭菜、有安全的房屋居住、有生活学习的乐园。感动的是,我们看到了灾后源源不断运往灾区的物资,看到了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教师、党员、学生、家长的慷慨解囊,多少爱心与祝福在传递,在废墟中迸发希望的力量,在艰难中绽放希望的光芒……在新建的教室里,已经传出琅琅的读书声,孩子们已坚强向前、拥抱希望、迎接新生活。
其次,心理上,立刻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瑶瑶,我不想活了!”还没等瑶瑶和其他同学反应过来,绝望的同学将头撞向了墙壁!——摘自新浪网。这是多么绝望、无助的声音!每次灾难过后,有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的失去了爸爸妈妈。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多么小,脆弱的心灵哪里经历过如此大的创伤,如果不能及时的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抚慰,这对他们正在形成的性格和人格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这样的伤害是不可逆,更有可能是终生的。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1.加强地震等自然灾害知识的教育和学习。了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也许能去除孩子们对地震的一些恐惧心理。有些恐惧正是缘于对事物的无知。震区已经发放了很多相关的小册子,学校教师一定要加强教育学习,加强疏散演练,让学生学会在地震中逃生,学会从方法上、从心理上正确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2.及时疏导、真情呵护。教师要认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虽然父母离他们很远,但是他们毕竟还有父母呢;可是我们震区的很多孩子,不仅失去了很多亲人,更可能成为孤儿,他们的悲痛、他们的无助令我们潸然泪下!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回想,在地震中,舍生忘死的谭千秋老师,身体断成两截、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的向倩老师……我们该做点什么呢?一种精神一种选择一种结局,一种责任一种承诺一种信念!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孩子们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要坚定的站出来,没有父母,我们就是孩子们的父母;没有亲人,我们就是孩子们最亲的人,给他们最温暖的呵护,给他们最有效的疏导。“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3.注重节日文化的熏陶,过好传统节日。中秋月圆之夜,是亲人共尝月饼共赏月夜之时,春节是亲人一家高兴团聚的日子,清明节、九九重阳节、5.12是我们思念亲人的日子,这也是孩子们最敏感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孩子们同甘苦、共患难,让孩子们的心情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与排解。
4.加强珍爱生命的教育。“生命只有一次”,要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燃起孩子们对生活的希望与坚强信念。受伤的心灵最容易迷茫,最容易无助,所以可以开展春游、踏青、野炊等活动,让同学们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在做游戏的过程里,让孩子们学会一些人生哲理,让孩子们明白生命的意义。
5.加强中国梦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班会课,专题讲座,播放《厉害了我的国》,《大国崛起》等影片,助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为了祖国的早日复兴而努力学习。
6.引导学生抵制电子鸦片的诱惑。电子鸦片的诱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唯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紧密衔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学习,在课外活动中兴趣盎然,让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向往充满自己的思想。
一颗心不长满稻谷就会长满杂草,要让空虚的心灵不再荒芜,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心灵种满希望的稻谷!5.12是可怕的,5.12是悲伤的,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对生活要充满希望!如今,爱心在废墟中传递,希望在废墟中点燃!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灾区孩子们点燃希望的灯火!让孩子们的心灵长满希望的稻谷!
作者简介
金东,1973.12,男,重庆江津,大学本科,中高,道德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