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 者:周秀芳

江西省玉山县四股桥小学   334700

伴随着新世纪的激越鼓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堂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如何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师生交流更加畅通,学生兴趣更加浓厚?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静下心来思考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具体淡淡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充分预设有效教学的前奏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课前充分预设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是文字的、静止的、平面的、结论性的,需要教师将其价值和精神从其文字的平面中鲜活出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度的梳理、挖掘和拓展,使之呈现在课堂上,变成有声有色、立体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创造性的活动。充分了解学情,强化教学的针对性。
二、构建师生对话的教学平台
课堂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生命时空,而“平等”则是“成长”的前提。只有这样,师生才能获取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进而收获完满的发展。“平等对话”也是当前课堂必备前提。只有师生心理相通,和谐互动,“课堂”才有可能是学生“内需的”。譬如课堂上“插嘴”现象,就值得我们反思。特别低年级学生自控力弱,心里所思往往脱口而出。有些教师觉得搅乱了纪律而加以斥责。殊不知,这恰恰泯灭了儿童思维的火花,浇熄他们创造的热情。“插嘴”者多为或颇有同感,或持有异议,或曾有体验,情不自禁急于表述,教师若顺之应之,让其充分发抒,久之,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势必高涨。
三、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究其实质,乃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素意识。它是研究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孩子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好奇心理,培育他们的问题意识。
大家都知道,犹太民族非常优秀,他们有很多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商人掌握巨额的世界财富。那么,犹太民族为什么这么优秀?看看他们的教育,也许我们就不难知道了,犹太人家庭热衷于鼓励孩子从小就积极的提高,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这虽然是犹太人的家庭教育,对于我国当今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中央教科所张田若老师地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我觉得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尽可能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吸引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不断的练习中熏陶情感,发展智力,增强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智慧的生长。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心不到,则情无共鸣。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朗读目的与情感之间,朗读时间与情感的联系。
同时,不断地改进教法,真正把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为学生提高充分的尝试性学习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在尝试中得到发展,为学生提供相互合作的机会,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状态,使学生在生动活泼地学习中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