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与社会新形势为我国基层政工工作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对于乡镇安监站而言,将政工管理工作融入基层工作的全过程俨然成为了现实任务。而为实现高效的政工管理工作,乡镇安监站应着眼于改革与发展,并结合相关工作现状,积极推动政工管理工作的创新。在本文中,笔者对新常态下乡镇安监站政工管理工作的创新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政工管理;乡镇安监站;新常态;创新策略
在于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了系统性的阐述,并提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号召。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前沿,乡镇安监站应严格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落实到基层。而欲“攘外”则必先“安内”,政工管理工作作为安监站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安监站的运作与长远发展都具备了重要作用。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乡镇安监站则应对其政工管理加以创新。
一、乡镇安监站的发展现状
乡镇安监站具有工作范围广的特点,宣传、执法、服务、监管等都属于乡镇安监站的工作范畴,其在安全监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乡镇级别的安监站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从管理层面上来看,其已经趋向于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然而现阶段乡镇安监站在机构建设、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未达到理想状态。
首先,乡镇安监站的机构建设仍不够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较以往有所加强,但机构不独立,大部分乡镇的安监站由原来的企业办转变而来,并挂靠于财税办、综治办等机构,其工作重心并不在安全监管。其次,乡镇安监站的安监队伍仍不够专一,乡镇安监员常身兼数职,其工作压力巨大。对于繁重的工作,部分安监员偶有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最后,乡镇安监站的资金投入仍较有限,一是安监站办公条件差;二是安监员的薪资待遇不高,再加之任务繁重、责任巨大,基层安监人员则常常 “轮流坐庄”,人心思动,基层安监队伍极不稳定。
二、乡镇安监站在政工管理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1.领导阶级对于政工管理工作重视不足
在现阶段,乡镇安监站的领导阶层对于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有所不足,生产活动仍是领导阶层最为关注的工作内容。虽然对于安监站而言,经济效益并非其发展命脉,但仍有部分领导认为政工工作可有可无。在外界对企业或者机关进行评价时,也颇为关注其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员工素质与企业文化。这样的社会环境就大大降低了政工管理对于安监站发展的积极影响,更严重影响新常态下政工队伍的建设。
2.政工人员工作热情有限,创新能力较弱
在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都日渐多元化的今天,乡镇安监站的部分政工人员仍未意识到创新之于其发展的重要性。在工作模式上,这部分人员仍堕于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其自身知识体系并没有随着安监站的发展而更新。考虑到安监站日常工作的特殊性,安监站政工人员的知识体系对于安监工作的执行力度将具有一定影响。由此一来,安监站的长远发展便将受到严重威胁。
3.安监站对于政工人员的继续培养不足
对于部分长期从事于政工工作的员工而言,其具有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工作方面也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于这类员工而言,突破与创新便具备了一定难度。探究这一系列现象的成因,我们发现培训工作的不足与培训内容的单一在较大程度上引发了相关问题。首先乡镇安监站没有深刻落实政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其专业素质难以得到较大的提升;其次,就培训内容来看,培训组织者更为注重职称教育方面的培训。
三、新常态对于安监站政工管理的新要求
1.新常态要求政工管理理念与时俱进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虽乡镇安监站与一般的国企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波及范围之内。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愈来愈便捷。多元化信息的高度冲击,使得安监站员工的思想意识变得愈发独立与多元化。在这一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地位受到了较为剧烈的冲击。对于安监站的管理阶层而言,在此背景下,应为员工树立科学、正确、统一的思想观念,从而实现员工的不断成长。
2.新常态要求对政工管理体制加以优化
科学的政工管理体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单位内部员工的良性竞争。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体制先行,思路跟进”是实现政工管理改革需遵守的原则之一。只有在保证体制先行,思路跟进的前提下,安监站才能建立一套符合当前社会体系的政工工作体制。作为乡镇级别的安监站,在实施政工管理时应参照上级单位的组织结构,并相应上级单位的领导与智慧,从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领导作用“自上而下”地贯彻至基层。此外,为吸纳优秀人才,安监站的政工工作岗位可采取竞聘制,从而遏制政工工作中的“等、靠、拖、派”等不良作风。
四、新常态下创新乡镇安监站政工管理的可行策略
1.因人施教,提升政工管理的针对性
对于各类单位而言,政工工作可谓经济生产活动与其余工作的“命脉”。与单纯的生产活动不同,政工工作所服务的对象是具有情感、思想、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员工,这一不同之处则造就了政工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为实现乡镇安监站政工管理工作的创新,相关人员应针对员工的个人特征、认知特点与思想特性,分层次、全方位的实施政工管理工作。而为实现良好的政工管理效果,政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讲究教育艺术,力求以真理感染员工,以情感打动员工,以人格教育员工,从而使员工在工作总得到感化与启迪。
2.丰富载体,提升基层政工工作的融合性
在社会新常态下,政工管理工作应注意载体的运用,从而突出其有效性。在传统政工管理体制下,政工工作为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新常态下,政工干部可将其与文化、知识教育性结合,从而扭转政工工作在员工心目中形式化的刻板影响。现阶段,我国社会形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正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一系列变化均对政工工作的核心、形式、载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说教式的政工工作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安监站政工工作。而乡镇安监站的工作本就繁重,基层员工工作压力巨大。
3.转变思想,扭转职工对于政工工作的心态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民众之间的各类矛盾亦日益突显。随着矛盾的深化,其在民众思想中的反映也就愈发深刻、尖锐,民众思想层面上的冲突也就越来越多。乡镇安监站汇聚了社会各个层次的民众,各个员工之间亦存在一定的思想差异与冲突。为此,政工教育应结合安监站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分形式地开展,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并逐步将员工的学习心态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不同层次的员工群体中都能发挥引导舆论、凝聚人心、激昂斗志的作用。
五、结语
综合全文,我国经济新常态为乡镇安监站的政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作为基层单位,安监站的政工干部应结合员工实际对政工管理体系加以创新。实际可行的策略有提升政工工作的针对性、丰富政工工作的载体、扭转员工政工学习观念等。
参考文献
[1] 黄大有.新常态下基层政工工作的几点思考[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6,(5):98.
[2] 李玉坤.新常态下国企政工管理创新探讨[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8):113.
[3] 冯建军.关于做好新时期基层政工工作的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3367.
[4]周挺.新形势下乡镇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报告,2016,(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