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化学生态课堂是在课堂这一特殊环境中的教师、学生、教室、媒介等要素相互作用下,建构的师生互动和谐为特色的化学课堂新体系。构建生态课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改变教学方式,设计最优教学过程,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来构建生态课堂。本文分析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生态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生态课堂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不仅是现实形势必需的,也是将新课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将绿色化学应用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绿色意识的培养,重视进行探究和开发绿色化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
一、化学教学的原则
1.教学目的性原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关注化学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建立绿色化学概念。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化学学科与生产、生活、科技的联系, 关注环境与绿色化学问题, 结合学习实际,了解环境科学、绿色化学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 提出、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绿色化学问题。
3.科学性、开放性原则。依据化学课程新标准、新教材, 吸纳新成果,保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正确性、教育性、超前性、科学性、开放性, 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组织教学, 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与科学方法的培养。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生态课堂实施
1.创设问题情景,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根据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把能够真正进入学生视界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学生采取有效的探究活动,提出有效的问题假设,通过有效的实验、师生间有效的交流与讨论,得到有效的科学知识,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一节中为分析电解原理,采用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后设计如下问题:①通电前溶液中有哪些离子?通电后溶液中离子如何运动?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铜棒上有一层红色的固体析出,说明什么。③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石墨棒上有气泡产生,判断可能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④根据实验事实你能得出哪些离子优先放电?这些质疑式、探究式、递进式问题的设置为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构建了平台,问题层层递进,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探究创设了交流的空间。
2.启发互动讨论。高中化学课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在互动中完成对知识的分解。具体操作中,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和知识背景的不同,其学习进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和提升,我们就得设置合作小组,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在短时间内完成知识扩散,实现优差互补,提升认知速率。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将他们搭配成5人左右的学习小组。小组内各成员根据自己的优势分担不同的学习任务,然后再一起整合探索成果:善于分析的学生结合课堂知识用“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帮其他组员转变高中化学认知;善于理解的学生可以通过示意图等方式来帮助其他组员完成抽象知识的形象认知。这样就能最大限度调动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知识互动中来,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和提升,有效达成教学目的。
3.结合实验教学, 渗透绿色化学的新理念
(1)引入微型实验。微型实验的特点是实验药品微量化及实验仪器微型化, 它能有效减少试剂用量, 降低实验费用, 降低实验排废量, 减少环境污染, 缩短实验时间, 而且安全可靠, 是实施绿色化学的有效途径。平常的化学实验有时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 会污染环境, 危害师生健康。如实验室制取乙炔及其性质的实验, 因在开放的环境下做实验, 而电石中含有CaS、Ca3P2 等, 也会与水反应, 产生H2 S、PH3气体, 造成有毒气体, 影响师生的健康。如果采用微型实验装置来做乙炔的性质实验, 速度快、试剂用量少、现象明显而污染少。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以身作则, 多花心血培养学生的各项环保能力, 并按新课程标准要求, 为国家培养具有环保能力和意识的绿色接班人。
(2)绿色化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达到这个目标, 就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关注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可采取探究式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般探究式学习过程是教师提供适当的环境, 让学生面临或从中产生、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和调查, 获得关于问题的信息, 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 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探究式学习强调合作和参与, 非常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培养合作精神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能力。同时, 在探究式学习中, 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始终是决策者、行动者, 经历着惊讶、困惑、猜想、欣喜等感情和为寻求问题解决而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方法的复杂心理过程, 要使他们品尝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总之,通过以上生态课堂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分析,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生态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生态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核心化学素养。
另外,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符合生态课堂理念的化学问题,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高中化学课堂中,同时建立相符合的化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推动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翟兴武.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J]. 内江科技,2016(4):150.
[2]王平.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特点[J]. 科技创新导报,2016(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