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干预探讨

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干预探讨

作 者:吴海珠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新圩小学 528521)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积极的体育活动有利于改变人的心理状态,本文在阐述了农村儿童体育参与的意义后,介绍了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如何更好地在乡村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体育活动,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做出贡献。
关键词:体育参与;留守儿童

1、引言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经济发展同时造成的城乡区域差异为社会带来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严重问题之一。相关数据表示,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以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总数高达8000多万,其中有300多万而儿童属于独居留守儿童,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是目前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针对留守儿童具有的心理闭塞、自卑等心理问题,积极开展体育参与活动对缓解这种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2、农村儿童体育参与意义
2.1社会意义
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上看:“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关键时期,是我们每个人早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留守儿童则恰好处于这一阶段中,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其缺少关于情感的交流和呵护,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性上都存在严重问题,比如留守儿童不喜欢参与体育活动,身体素质比较差,团结意识不高,缺少拼搏竞争精神。这种情况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日益成为学校群体中的边缘群体,而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启迪心智,加强其内心开放程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2导向意义
教育始终是人类社会重点领域,教育公平是社会各界都关注的重点问题。教育公平就是教育公正,是国家对于教育资源在国内分配是否合理和规范,能够让全社会的成员享受公平的公共教育资源,然而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教育资源方面相比处于弱势地位。积极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体育参与有利于培养他们体育技能并养成加强体育锻炼的好习惯,能够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探讨出适合本地特点的留守儿童体育干预方案,通过转化为实践活动改善留守儿童体育参与现状,最终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社会导向。
3、体育参与对农村儿童身心健康影响
3.1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影响一个人处世的态度,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让人生活更加愉快,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闭塞的特点,加强体育活动参与有利于其释放内心的生活压力,感受运动的快乐,而且体育运动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用来改善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
3.2协调留守儿童人际关系
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是主要的一部分,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留守儿童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胆怯、孤僻等性格问题,有利于增加留守儿童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机会,帮助他们打开心扉,解决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没人与其说话的孤独处境。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感受到除了亲情之外的其他情感,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3培养留守儿童的意志
很多体育锻炼都是对人的意志力的考验,比如跑步、俯卧撑等,体育锻炼都是需要长期支持的,因此加强体育参与也有利于锻炼和考验儿童的意志力,帮助他们树立坚韧不拔的优秀品格。
4、体育参与干预途径
4.1通过体育游戏进行体育干预
游戏一直深受儿童的喜爱,将体育教学和游戏相结合有利于抓住儿童的心理认知特点,促进儿童展现自我。体育游戏是将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开发与一体,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必须保证游戏内容适合当地学生的成长环境情况和游戏要具有趣味性和可行性。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丢沙包”“贴膏药”“抢座位”等体育游戏,游戏的开展有利于消除后者减缓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在游戏中释放生活和学习的压力。
4.2开展“运动会”竞赛式项目进行体育干预
相关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参与者通过参与体育竞赛能够提高自身的体力、运动技能熟练度和促进心理发育。运动会是各级学校普遍在春秋季节会展开的体育比赛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报名参加学校或者乡镇各所学校综合组织的运动会,有利于少年儿童自觉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以运动会项目跑步接力赛和足球赛为例,不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场地,既能够适应乡镇学校的环境特点和资金能力,又可以让农村的留守儿童在团队竞赛中获得成功经验以培养自信心。体育竞赛的形式在鼓励儿童树立拼搏精神和挑战自我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4.3建立体育兴趣讨论组,进行体育干预
建立体育兴趣小组来促进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兴趣小组的建立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获得一个与人交往的平台,以目前学生们普遍热爱的NBA赛事为例,可以围绕NBA建立篮球兴趣小组,儿童自发的参与到兴趣小组活动建设中来,有利于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留守儿童荣誉感和归属感,体验到别人的关怀和关心别人获得的好处。以此为例,乡镇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投票,根据投票建议来建立相应的兴趣小组,比如建立学校羽毛球队、足球队、毽子队、跳绳队等。
4.4积极引入新运动项目
和城市学校相比,乡镇学校在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方面比较落后,很多当代流行的运动项目在乡镇学校因为缺少必要设备而无法开展。但是当今时代所谓的新运动项目强调的是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技能水平的都能够享受运动乐趣,在乡镇学校中可以开展的新运动项目,比如健美操、街舞、爬山活动等,所述的这些项目都是相对简单的新运动项目,也是更能够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开展的体育活动,也有利于解决乡镇学校因为资金不足导致的体育活动形式受限的问题。
5、结语
加强体育参与的途径多种多样,乡镇学校应该结合自身所在地区的特点,利用当地的教学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活动,并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特点,针对性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实现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亭, 习颖, 廖丽琴. 体育锻炼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研究———以新余市为例[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 29(3):184-185.
[2]李帅, 陈曙, 张慧竹. 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 2016, 35(6):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