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试论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跨文化教育的视角

试论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跨文化教育的视角

作 者:洛松泽仁 (西藏昌都市江达县第一初级中学 854100)

摘   要:在民族地区的学生发展中,数学思维能力占有基础地位,如何提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广大教育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基于跨文化视角,首先对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例,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业内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跨文化

前言
跨文化教育主要指的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教育,在人类学角度,一切教育活动的构建都是在特定文化之上,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教育是重要载体。民族差异会产生不同文化,其思维表达方式也具有明显不同。只有考虑到不同的民族文化,针对民族差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让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一、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
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四个方面:(1)家庭环境的影响。民族地区中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都会影响民主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但就目前来看,很多民族地区的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都较为不足。(2)民族文化的影响。在部分民族地区,其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内部民族交流多使用本民族语言,其语文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这会影响民族地区中学生的数学教学质量。如在民族地区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不熟悉汉语,而教师多利用汉语进行授课,就会影响民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听不懂或对教师所讲知识形成误解的问题出现[1]。(3)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在民族地区,很多教师并非专业出身,也有一些教师为专业出身,但是缺乏教学经验,方法使用不当,受限于多媒体设备不全、师生语言差异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利用恰当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4)学生自身的影响。在民族中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
二、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观念
在宏观方面,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对教育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学校需要通过家长会等方法进行积极宣传,让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让学生具有数学学习动力,进而全方位转变民族地区中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全面转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观念。部分地区可率先试点推行12年义务教育,并加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沟通交流,让双方做到发展共享、文化互通,进而提升教育水平。除此之外,需要适当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资金,为中学增添播放器、投影仪以及多媒体设备,以此来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程度得到加深,在微观方面,具体教学中,需要明确语文教学重要性,清晰语文教学会对学生数学成绩造成直接影响,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二)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部分民族地区,因为中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其数学成绩受到影响,让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不利影响,对此,教师需要努力创设成功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需要有意识地营造让学生活动的数学思维成就环境,进而让学生恐惧与担心心理得到消除,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信心;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思考,需要紧密结合数学题目,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推理求得正确答案后可以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对三角形周长知识进行讲解时,就可以结合例题进行解决,“现已知有一等腰三角形,其腰长为12cm,底长为14cm,其周长是多少。”此题较为简单,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很快得出答案,教师可以进行修改,即“有一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14、12,请求出该三角形周长。”学生进而展开思考,对不同情况进行探索,在此教学过程中,既鼓励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积极转变教学方法
1.加大学生汉语学习力度
民主地区学校需要加大学生的汉语学习力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学校需要尽量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创造汉语学习环境,利用汉语图书、汉语动漫等媒介提高学生汉语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校应该组织生动、丰富的民族联谊活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进行互动。为对语文学习问题予以根本解决,需要对新入初中学生开展语文水平、汉语水平测试,依照其层次差异性完成分班,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开展有针对性的汉语教学,解决民族地区因语言差异所存在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困境,做到因材施教[2]。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入少数民族地区中常见的房子,对房子中常见的等腰三角形进行观察,然后将民族地区中所收集的轴对称事物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猜测出等腰三角形为轴对称图形。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在具有民族特色问题情境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提出“有哪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假设?”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完成探究。
3.重视学生反思能力
中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只有具有一定反思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对自身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风格与思维特点做到重新认识。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否定,帮助学生反思,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并对学生错题集的记录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进而帮助学生培养思维批判性与严谨性。
结论
综上所述,家庭环境因素、民族文化因素、教学方法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会对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造成影响,针对此类影响因素,可以通过转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观念、努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转变教学方法的措施予以解决,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园,张天军.浅析民族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9):132-133.
[2]董茂昌.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跨文化教育的视角[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