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探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探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作 者:李焕彬 (赣州市南康区龙华乡田头初中 341400)

摘   要: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个性化、自由化的全新学习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需要不断学习和逐渐积累,因此,自主学习方式在中学语文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对中学语文学习意义重大,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增强知识水平,享受学习乐趣,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培养:中学语文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各界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对自身学习方式也有了很多的要求。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个性化、自由化的全新学习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帮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让学生爱上语文,享受语文。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1. 语文自主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其实是指在学习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主人,让学生掌握主动权,调动其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的刻板严肃的教学方式,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平等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下,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语文学习过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语文学习不仅是一个阅读过程,它也是一个积累过程,是一个感情的传递过程,只有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体会到课本字里行间的情感和情景,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自主学习有助于开阔孩子们的智力和思维,促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单独、自觉的学习过程能够增加孩子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帮助孩子们主动探索学习内容。
2.自主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自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人与人的不同体现在他们的性格、能力等多个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那么,如何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适合他们发展的学习环境呢?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自主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时间和地点,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自主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为课内外学习的随时进行提供了条件。
3.学生自主能够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我们会将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学习,而另一种就是主动学习。一般来说,被动学习的孩子都不会享受学习,他们往往认为学习是痛苦的、无聊的。对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来说,学习是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让他们心惊胆战,毫无兴趣。学习让他们感到压力和束缚,长此以往,孩子们对学习越来越厌恶,他们不懂的学习的意义,自然也就没有学习效果。而主动学习的孩子是在享受学习,他们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看作是一种获取知识,丰富经验的途径。对于主动学习的孩子来说,学习是指路的明灯,是山间的清泉,让他们沐浴在知识的海洋中,乐不思蜀。主动学习的孩子往往没有学习压力,没有学习负担,他们喜爱学习,自然也就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得到自己理想的结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将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能够帮助孩子们减轻学习压力,学会享受学习。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方法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习任何学科都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当然语文课也不例外。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前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内容创造一定的情景,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课程时,教师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调控,给孩子们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们大胆讨论,畅所欲言。比如,在教授新课《游园不值》时,教师可以尝试设计故事,让学生参与表演,发挥想像力,感受当时诗人的心境和情绪。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讲授新课《长征》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红军长征线路,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讲述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或者组织学生观看长征电影,并在观影后展开讨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投稿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欲望。
2. 教授学习语文的技巧和学习方法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爱,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都不如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因此,作为一个合格中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善于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归纳,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总结,举一反三。例如,在教授新的课程时,可以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自己归纳生字词,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带着问题进课堂,在新课学习中不断地思考,提高,始终处于一个主动积极的地位。当孩子们学会足够多的学习方法时,他们在学习中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也就能够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语文学习当中。
3.留给孩子们足够的学习空间
  自主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自由化的全新学习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充分发挥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强调孩子们的主体性,给孩子们足够的自由和尊重,让他们能够真正的体会学习的乐趣,学会主动学习。教师要尊重孩子的性格特征,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内容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合适的自主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曹礼邦.提高学生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开心:素质教育.2017(10):25.
[2]武蓓芳.给学生一片飞翔的天空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J].黑河教育.2017 (11):37-38.
[3]陆军.浅析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3):104.
   作者简介
李焕彬,1978年12月生,男,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职称,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