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在音乐展演中培养高中生的合作精神

在音乐展演中培养高中生的合作精神

作 者:徐传粉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 276800)

摘   要:古往今来,凡大成者都很重视团结协作。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高中生的合作精神,在团结协作中唤醒他们的责任与良知,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显得尤其重要。在众多的音乐实践中,本文以中学校园颇具代表性、综合性强、活动参与面广、参与度高的音乐展演活动为例,尝试培养高中生的合作精神: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中,注意培育协作的土壤,从而播下合作的种子;二、在活动的筹备中,通过分工作组、整合节目、鼓励集体表演节目等措施,让合作的种子生根发芽;三、在舞台的演出中让合作的种子开花结果。
关键词:合作精神;音乐展演;高中生

韦伯斯特说: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只有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才能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从而实现个人的价值。社会生活需要合作精神,个人的发展更需要合作精神。
音乐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作为新教育下的音乐教师,我们应如何遵循教育的规律,从学生的身心特点,以音乐为载体,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呢?
课标明确说明:“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共处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我校有着优良的音乐教育传统,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专业覆盖声乐、钢琴、舞蹈等,学校有合唱社团、舞蹈队。我尝试在音乐教学活动,尤其是在音乐展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做了以下探索:
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播下合作的种子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音乐课堂以及各种实践活动,是培育协作的土壤,能够在学生心中播下协作的种子。
在课堂上,我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交流,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将课堂分成若干小组,组内学生各司其职,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提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我还通过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合唱、集体舞、话剧等团队项目竞赛。这类节目自身具有整齐、协调、和谐等综合性艺术要求,通过此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集体创作中,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合作的态度以及相互尊重的相处方式等,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
比如组织大合唱活动时,我要求每个队员不但要明确在各自所属声部艺术表现的要求,还要体会与其他声部的兼容关系;既要有独立的声部观念,又要有表现作品的整体意识。我还要求每个队员要以达到作品整体的艺术效果为己任,收敛自己的个性,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能过分张扬,任何一位成员标新立异、独具个性的表现都会破坏整体的声音效果。
二、在音乐活动筹备过程中,让协作的种子生根发芽
一次音乐活动需要各个方面力量的协调配合,在活动的筹备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一个“合”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中,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做活动的主人,我做技术指导者和第一观众。我把音乐老师与学生(特长生与爱好者)分成多个工作小组,即节目组、摄影组、音响器材组、场地服务组等。小组内成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个小组每个人的工作都至关重要,它决定着整台节目质量的高低和演出的成败。所以各小组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密切合作。如果服务组不能及时布设道具就会延误演出时间、音响器材不发声演出效果就大打折扣等。
2.舍小我,为大我,在合作中共赢
学生们往往孤芳自赏,喜欢张扬自我,但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必须按照整体思路和总体布局对原有节目做出取舍和重组编排。学生在在碰壁或遭遇滑铁卢之后,痛定思痛,一般都会在统一的目标下收敛自己的锋芒,在专业教师调度下纳入大任务统筹之中。只有舍小我,才能成就大我,只有每小组每人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彰显自身价值,在取舍中实现共赢。
比如时下最火暴的歌曲《带你去旅行》,我在海选时发现有多个版本,表现形式有独唱、两人组合、小合唱等不一;演唱风格各异各有千秋。但这些我都不很满意。如果选择独唱形式,偌大的舞台,即使歌者唱得再优美动听,画面还是显得单薄了些;如选取组合唱,相对独唱那浪漫热情的曲风又逊色不少……于是,我灵机一动将另一块集体手势舞组合进《带你去旅行》独唱节目中,让演唱者随着音乐与舞者一起动起来。经过节目组精心编排打磨,在演出时舞台上身着浅色休闲卫衣的8个女生翩翩起舞、高大帅气的主唱男生款款走来,随着曼妙的音乐或深情吟唱或表演,台上台下互动,产生了轰动效应。 本来是两个不起眼儿的小节目,由于彼此成全,打造出一个精品。
3.以集体节目为主,合作成就节目的品质
为了增强舞台演出效果,为了给更多学生创造展示才艺的机会,综合性大型展演活动鼓励集体表演节目,如歌伴舞、音乐剧、小品、集体舞蹈等。这类节目由于参加人数较多,个人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与态度又参差不齐,演员来自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年级,练习时间不好协调,排练难度比较大。期间一旦要求不严格,就会因为一时的疏忽,或者是一个很小的失误,影响他人的发挥,影响整个节目的效果和质量。但是这类节目最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最能凝心聚力、培养合作精神,因为只有零失误,众志成城方能成就节目的品质。
三、舞台演出让协作的种子开花结果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经过几次的彩排演练终于迎来了 “辛苦结茧,一朝化蛹为蝶”的美丽绽放——正式演出时刻。这一时刻是工作组与组之间、组内各成员之间水乳交融般密切配合的厚积薄发,是把合作发挥到极致的一个个瞬间,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个节目的开始,催场的同学需提前两个节目把即将登台演出的同学带到候场区,音响组同学送来有标记的专用话筒,主持人到已合上幕布的台前报幕,剧务组同学赶紧把演出道具搬运至幕后的合适位置,主持人报完节目,剧务组拉开幕布,PPT背景屏幕、字幕开始播放,演员登场,霓虹灯打开,追光跟上,同时音乐响起,这时,演员同学们才能引吭高歌,尽情展示已练得炉火纯青的剧目。
成功参加过大型演出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舞台上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各工作组成员间长期的磨合形成的默契,是集体智慧的碰撞与结晶,演出中中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没有“我”,只有“我们”,“我们”是演出成功的基础。体验更深刻的当属现场中那些既是演员又是工作人员的同学,前一刻钟他们在台上挥洒自如地表演,是被服务者,下一秒钟在幕后催台、搬道具,是服务者。在工作与身份的转换中,他们对合作的重要性体会更深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合作方能共赢。
合作让他们获得了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获得了一种生命的活力,内心充满阳光。从而激荡起他们爱生活、爱学习的极大热情,甚至他们的人生也将从此被点燃,被唤醒!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唤醒”中务必要渗透一个“爱”字,在团结协作中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他们的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在合作共赢中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
作者简介
徐传粉、女、1974、8,山东日照、大学,高中音乐,中教一级,日照市岚山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