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论临床教学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论临床教学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 者:左双燕 黄 劼 (南华大学附属湘潭医院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1)

摘   要:随着国家高等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推进,医学生在医院临床学习的周期不断增加。医学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医学生将从事的是治病救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临床教学阶段如何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临床教学;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随着国家高等医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推进,医学生在医院学习的周期不断增加,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在医学高等教育中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临床教学职能越发突显。医学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医学生将从事的是治病救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
笔者是医院教学管理人员,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十一年,立足于自身实践,基于采用自填式问卷为主结合访谈法对300余名在院学生进行了政治思想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临床教学中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个人见解。
1、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医学生培养周期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经历理论学习、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阶段。作为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我院在院的学生有见习生、实习生、研究生、规培学员。临床见习阶段,是以大班制管理,有学生党小组,应利用党员活动、会议进行宣教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开展学生党员带动全体学生的方式。此阶段应培养学生学医兴趣,坚定治病救人的信念。
临床实习阶段,学生对临床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是学生职业习惯、职业道德建立的重要阶段,带教老师应正确引导、言传身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将医德医风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较为特殊,一方面他们已经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医学生了,更多是是以一名医生的姿态出现,同时他们没有固定的科室,以“轮转”身份在科室学习,轮转周期长,学员没有归属感。因此临床科室应避免差别对待,应正确引导,培养其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规范职业行为,提升职业修养。
2、提高教师对政治思想教育的认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在以往的教育中,多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和临床技能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不够。但是,医者除了要具有治病救人的本领外,更需要有高尚的医德。医德是医学生走向社会,立身、立业、立术、立行的基石。行医者需要具备仁慈之心,关心患者的疾苦,想病人之所想,才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在专业上有所建树。纵观古今,任何一个名医或有成就的专家无不是如此。新形势下,提升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形成,已经是整个时代的呼唤与要求。
学生在临床学习中,会接触到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老师,老师对待工作、对待病人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观。老师的德行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学生,除了要做学生专业知识的引路人,更要成为学生做人的榜样。
3、加强学生管理,组织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办把握好各教学关键环节,科学合理设计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加强各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见习生下实习点前,进行强化训练,安排“医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知识”、“医德医风教育”课程。实习生来院后进行岗前培训,设计“医德医风教育”、“医疗法规”、“医患沟通”、“服务礼仪”、“实习、考研、就业的关系”、“医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知识”等政治思想教育课程。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来院后,进行岗前职业素养培训,将“职业道德”、“成功人士的七个好习惯”、“恪守医德、廉洁从业”、“规章制度”等思想教育课程列入培训内容。这些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更贴近医院、贴近临床、贴近学生的生活,易引起学生共鸣,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这些课程,对学生职业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树立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其次,教学管理人员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顺利过渡身份转型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定期召开各类学生会议,听取学生意见,针对实事进行宣讲教育。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应专业和医德并重,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元喜,许树长.临床教学中如何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