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FICC 业务(固定收益、货币及大宗商品业务的统称)作为现代投行业务的关键一环,已成为国际投行重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国内大型券商也在主动加码布局 FICC 业务,打造一流投行。本文在基于对FICC业务认识的基础上,介绍我国券商FICC业务的盈利模式与发展现状,进一步指出FICC业务对于券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FICC业务;盈利模式;现状;意义
一、FICC业务介绍
FICC(Fixed income、Currencies & Commodities)是固定证券收益、货币及商品的统称,其所涉及的产品线包括利率产品(Interest Rate Products)、信用产品(Credit Products)、抵押贷款(Mortgages)、外汇业务(Currencies)、大宗商品(Commodities)等。作为固定收益的全产业链业务,涵盖范围相当广泛,是券商业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国外经验来看,FICC业务是主要国际投行业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FICC业务的盈利模式
从FICC业务内容来看,其盈利模式一般有四大块:一是代理客户执行交易,包括利率、信用、资产证券化、外汇、大宗商品等的交易,收入来源是佣金(手续费);二是作为交易对手与客户进行固定收益、外汇和商品的交易,实际上就是一种做市服务,收入来源价差收入;三是根据客户的投资偏好、风险管理或者其他特定的需求设计结构化的产品并执行交易,收入来源是财务顾问费、利息收入;四是为了执行与客户相关的交易而持有的风险敞口,收入来源是差价收入、利息收入、汇总损益等。而与国际主流投行的FICC业务相对成熟的发展形势相比,当前国内证券公司的FICC业务受供求双方的影响、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偏低、利率汇率和信用市场化推进正在进行中等因素影响,而相对呈现出发展不足的态势。目前,国内券商的FICC业务中,固定收益业务占绝对比重,外汇业务、大宗商品业务并未形成规模发展。
三、中国券商FICC业务的发展现状
1. 中国券商正值打造FICC业务链的机遇期
一是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投资者风险偏好,相对提升较为安全的固定收益产品的吸引力;同时,金融脱媒和资产安排多元化将导致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需求持续性增加。二是产品创新更加活跃,2015年,债券衍生品进一步推出,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正式在中金所挂牌,银行间标准债权远期推出,各类衍生产品开始在券商柜台市场涌现。三是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国际化进程显著加快,境外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大增,国内企业“走出去”也需要券商提微观结构供相应的外汇交易产品以管理汇率风险。四是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中国企业需要有效的金融产品规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对大宗商品交易的需求持续增加。券商打造FICC全业务链,在产品范围上联系了固定收益产品、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可以满足客户在利率、汇率、商品市场的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在业务区域上需要与国际机构打交道,也有利于券商业务的国际化布局。
2. 中国券商债券承销业务成长明显
中国债券市场近年来发展迅猛。信用债方面,银行的优势地位仍无可撼动,2015年信用债共发行逾7.9万亿元,5500多只信用债(不包含资产证券化产品),仅有中信证券一家证券公司进入信用债承销前十名。公司债、信用债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是证券公司占据明显优势。2015年,公司债发行6347亿、企业债发行3543亿,公司债承销前三甲为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及招商证券,而企业债则为国开证券、申万宏源和国泰君安。二者综合后,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依然位于前两名,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和招商证券则分居3~5名。
3. 部分券商积极试水FICC业务
随着证券公司在债券市场的业务量快速增加,根据业务规模及收入贡献程度,可以分为两大类业务模式。一是大型券商积极探索FICC全业务链。中信证券首家获准试点开展大宗商品收益互换交易业务,开始为企业和金融类客户提供境内外大宗商品类做市、套期保值等商品衍生交易服务;还直接参与市场交易与定价,2014年,中信证券及其子公司就已成为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铁矿石和动力煤掉期合约交易市场最大的做市商。国泰君安首家获准开展代客及自营外汇和结售汇等业务,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和衍生品交易会员,可从事衍生品交易包括人民币外汇远期、外汇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交易。目前大型券商一般采取固定收益总部下设大宗商品业务二级部门或设立衍生产品总部等形式,开展FICC业务。二是如第一创业、德邦证券、中山证券等专业化精品投行模式,公司总体营收水平远不及前述大型券商,但固定收益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四、券商开展FICC业务的重要意义
FICC业务属于现代投行核心业务范畴,固定收益、货币、大宗商品三类业务均以宏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围绕利率、汇率、大宗商品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开展。目前来看,国内证券公司开展 FICC 业务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求与重大的战略意义。从券商自身角度看,信用利差的持续收窄和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对传统的息差套利为主的盈利模式形成了较大压力,利率市场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收益业务的稳定性,推动国内固定收益向 FICC 的转型。另一方面,近年来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风险管理需求的崛起也为券商提供了FICC业务发展的空间。
FICC 业务可以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包括:一是为客户提供产品交易通道。FICC 业务最为基础的业务服务就是为客户提供固定收益产品、外汇产品以及大宗商品的交易通道。二是为客户提供流动性。做市交易可视为投行 FICC 业务在交易通道服务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的进阶服务。利用做市商的机制,投行 FICC 部门向客户进行产品报价,作为直接交易对手方,创造市场并利用自有资金和产品为客户提供流动性。三是为客户提供满足需求的定制化产品。FICC 业务可以利用广泛的产品种类和标的范围,针对客户的风险管理、投资目的以及其他特定需求,构建定制结构化的产品。四是为客户提高其他增值服务。在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过程当中,FICC业务也同时具备了为客户提供市场分析、产品研究等增值服务的能力。
FICC 业务多样化的业务模式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流动性和风险管理功能;同时,FICC 业务可以提升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增强证券公司在全球商品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有助于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满足实体经济需求。FICC业务对于国内券商在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券商自身应加快业务能力的提高,尽快建立起相应的业务经营体系。
参考文献
[1]赫凤杰.美国投行FICC业务发展经验及启示[J].证券市场导报,2016(10):42-47+53.
[2]梁琰. 国内外FICC业务的发展现状[N]. 期货日报,2015-09-29(003).
[3]陈健. 固收业务转型提速 东方证券加快构建FICC业务线[N]. 中国证券报,2018-03-06(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