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及扩张势头迅猛,但随着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复杂变化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盈利模式的适用与否直接关系到股东利益,因此要保证股东收益最大化就必须从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入手,进行资源的整合配置、优化盈利模式。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一、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指企业在职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按照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目标利润。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主要体现在其经营商品的特殊性,即货币资金。与一般企业相同的是,二者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一般企业盈利模式区别较大,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对宏观环境、同业竞争等因素的变化表现得更为敏感,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与政策红利结伴而行、高度资本约束、趋同性、国家信用。因此就盈利模式而言,商业银行应该随时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商业银行的发展需求。
1.利差盈利模式
利差盈利模式是商业银行中的传统型盈利模式,主要是借助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利率差异来获得净利息收入。该模式主要通过扩大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来实现利润的持续增加,具有操作简单,获得利润较高,利润来源稳定等特点,是各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模式之一。但由于业务品种单一,主要集中在信贷业务上,因此同质性非常高,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市场竞争业比较激烈。
2.中间业务盈利模式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中间业务的优点在于商业银行不需要动用自己的资金,仅需要借助自身在业务、技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中间人的身份承办收付或其他业务事项,从中收取一定数量的手续费。该盈利模式的具有低风险、多形式等特点,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主体的集中表现。
3.零售银行业务盈利模式
零售银行业务盈利模式为商业企业创造了稳定的利润来源,是指以个人、家庭或中小企业为对象,为其提供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咨询、投资理财等业务。该盈利模式具有客户广泛、交易零星、金额小、风险分散等特点。
4.私人银行业务盈利模式
私人银行业务盈利模式具有一定的客户主体针对性,客户准入条件较高,主要为高收入个人、家庭或企业提供专门化、个性化的一揽子金融产品和金融方案的银行服务模式。商业银行通过向富裕阶级提供专门的业务咨询、业务投资、证券买卖等服务而收取可观的服务费用,由此可见,私人银行业务盈利模式的特点是高端的客户定位、个性专业的服务、可观的收入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问题分析
1.利息收入比重过高
商业银行的盈利来源主要是利息收入,利息收入作为传统的盈利模式占有绝对地位,但是随着利率的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可以自主决定贷款利率的高低,而各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贷款利差呈现逐步缩小的势态,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盈利情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利息收入也不足以支撑商业银行的运转。另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利率市场化将会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相对稳定的盈利来源,容易出现被动的周期性波动。
2.创兴性业务不足
虽然我国大多商业银行已经在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及私人银行业务等方面作出了创新性的探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总体业务表现还是“千行一面”,已开发的新型产品也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缺乏具有自身特色且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难以起到核心的支柱性作用。同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力不足,主要以模仿性产品居多,高附加值产品较少,难以跟上市场及客户的需求,且存在压低价格的恶意竞争,从而制约了商业银行的非利息业务的盈利能力。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改进意见
1.増加非息业务收入占比
在如今金融环境巨变的现在,我国各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这一机遇,重视并充分发展非利息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在整个收入中的占比。非利息收入的优点在于零资本占用、低资本消耗,同时受外部金融环境的影响较小,在外部监管力度要求越来越严格、资本稀缺性愈发显著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业务可以加大银行规模,突破发展瓶颈,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发展优质的非利息业务,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成为优化盈利模式的有效途径。
2.加大金融创新业务
金融创新是指将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所创造的新事物,具体包括制度、业务、组织等各方面的创新,其中主要以业务和组织创新为主。商业银行进行业务、组织的创新,有助于扩展其盈利渠道,改善盈利模式,还能更有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其盈利能力。商业银行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通过专门对口的产品研发部门进行整体布局及统筹规划,加快产品创新,形成产品创意、流程设计、功能推广及售后维护的全方位管理。
3.明确产品与服务差异化定位
随着收入差距的加大,不同的客户群对产品服务的要求不同,因年龄、职业、收入等差异,客户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区别,这也要求各商业银行因针对这种差异化进行不同的产品设计和服务定位,并根据主体客户类型和需求特定,充分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以恰当的方式,利用恰当的产品服务客户。
四、结论
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存在着由于金融商品创新过渡以及高负债率带来的高风险等问题,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然以传统的利差收入盈利模式为主,尤其在中间业务收入及占比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随着金融市场变化日益复杂,利率市场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也需要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转型,但是如何进行盈利模式的转型,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色,制定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发展战略,突出自身优势,不断提高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沈玥,2014:《中信银行盈利模式研究》,硕士论文.
[2]颜婧宇,2011:《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探析》,《经济师》,第8期:P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