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起来,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贷款的业务也越来越多。相对于银行贷款而言,网络借贷具有手续简单,贷款灵活以及放款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对于大多数无法或不能快速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以及个人来说,网贷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然而,正如其他贷款一样,网贷也存在着风险。而在诸多风险中,客户违约引致的信用风险是网贷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笔者通过对客户违约现象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四条控制信用风险的办法。
关键词:网络借贷;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征信系统
一、互联网贷款现状分析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2017年12月,正常运营平台1931家,成交量2248.09亿元,平均借款期限10.02月。在达到一定规模后,网贷平台可以形成有效的风控模型降低风控成本,从而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服务。网络借款具有门槛低、到账快、还款灵活等优点,但利率相对较高。在网贷市场,头部平台利率相对较低、放款速度较快、催收也更为严格,客群相对优质;中小平台由于规模较小,利率较高、催收力度较差,客群质量相对较差。即使是和头部平台共有的客户,鉴于违约成本相对更高,借款人也往往会优先偿还大平台的借款。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服务平台的信息显示,甚至有平台的项目逾期率达到98.42%,金额逾期率高达34.56%。互联网贷款的客户违约现象并不具备普遍性和发散性而是集中地发生在一些中小网贷平台。这说明了我国的互联网借贷平台虽还不健全,但网贷平台的信用风险是可以通过加快机制的制定来控制。
二、互联网贷款客户违约原因分析
客户违约原因有以下几点(1)借款人的收入能力低是网络借贷信用风险产生的基础原因。网络平台借贷的流程快、成本低,大多凭借身份证正反两面的照片以及人脸识别照便可轻松获得一笔贷款,缺乏实际的抵押物。这样简便的操作放低了贷款的门槛,也使得大量低收入人群聚集。(2)超额借款加大了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超额借款是指超过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借款。当借款人超过还款能力借款时,借款金额越大,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越大。(3)借款利率过高造成网络借贷信用风险较高。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和自身利益,往往制定出的利率值偏高。而借款人作为资金需求方,无法干预借款利率的制定,也不知道利率充竟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只能被动接受。因此很容易出现借款利率过高的问题,借款人最终无为偿还高额债务,最终违约,从而提高了网络借贷行业的信用风险。(4)网络贷款违约成本低。我国的征信系统还不够完善,对于借款人逾期还款以及恶意借款的行为还未做到信息完全对称,尤其是中小网贷甚至还未采取征信机制。缺乏严厉的信用管制使得客户心存侥幸,逾期拖欠甚至甘愿沦为老赖。
三、降低客户信用风险建议和措施
1. 切入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展业过程,从营销获客到借贷发生,再到货后的客户管理等等,每个节点介入严密专业的风控。在营销获客节点,风控需要分析不同渠道的人群特征,不断地调整优化投放策略,使得客户转化率保持最优状态,从前端控制客户风险。在网络贷款流程设计上,风控也需要介入。在风险可承受范围内,不断优化改进流程,改善客户体验。在借贷环节上,从注册开始,需要观察客户在APP上的行为特征,判断是否存在欺诈风险。通过绑定资料及本机上获取的各种信息,判定客户的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然后通过综合模型评估客户的风险级别,按照风险给予不同的额度及定价。在贷后环节上,风控需要持续监控客户的还款行为,多头负债情况,根据客户行为评级给予不同的催收策略,在减少催收成本的同时控制逾期率。
2.加快完善征信体系。从提高我国征信系统的市场化程度、推进征信机构和网贷平台与政府的对接以及建立平台间的信息共享机制这三个层次上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在市场主导模式下,市场上的征信机构可以从各类授信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众多渠道获得个人、机构的多方位信息,并按照确定、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评估,最后形成针对个人和机构的征信报告。加快推进征信机构和网贷平台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对接,使多个部门做到信息共享。提高征信机构信用数据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助力网络借贷平台全面了解平台资金借贷双方的真实信用状况,从而有效解决网络借贷行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在加快推进征信机构和网贷平台与政府对接的同时,平台之间也应该尽快设计和搭建信息共享机制。网络借贷平台相互间应共享平台上的借款人、贷款人的相关信息,提高网络借贷平台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信用风险。
3. 制定合理的网络借贷借款利率。网络借贷的借款利率过高也是引起网络借贷信用风险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网络借贷借款利率科学的测算方法,既能保证贷款人的风险得到补偿,利益得到保证,又不至于过分增加借款人的资金成本和还款压力,从而降低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充分发挥网络借贷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功能和作用。
4. 提高网络借贷借款人的违约成本。首先网络借贷平台可建立黑名单机制及网络借贷平台联盟组织,如果借款人在一个平台上违约,那么该平台可将借款人拉入黑名单,在今后的一定时期内,所有联盟内的平台都禁止再为该借款人提供借款,直到借款人还清其拖欠的借款本息。其次将网络借贷相关信息纳入到央行征信系统。一旦借款人在网络借贷平台上违约不还款,其违约信息将会记录在央行征信报告上,借款人今后在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如房贷、车贷等都时会受到影响。最后将个人信用信息的影响范围扩大到金融活动之外的工作生活中。比如信用记录差的个人不得乘坐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不能考取驾驶证,影响其找工作或者晋升等。借款人一旦违约,将对其工作生活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借款人违约成本,迫使借款人按时履约还款,降低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隋婧. 网络借贷信用风险的成因与防范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7.
[2]黄叶苨,齐晓霎.网络借贷中的风险控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04):101-105
[3]牛锋,杨育婷,徐培文.当前我国网络借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南金融,20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