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社会对于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在新课改后小学的体育教学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的举措。然而结合体育课堂与室外体育训练的体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先小学体育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同时对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研究
引言
小学的体育教学是小学生的体育启蒙教育,此阶段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对学生今后影响深远。因此老师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体育课,保证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能健康成长。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简单陈旧缺乏创新
现阶段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几十年来体育课基本都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几代人下来体育课的形式基本都没有变化。体育教学通常都是采取的老师占主导性,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技能传授,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个体的差异等,因此也造就了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体育教学本来是学生离开教室,接触阳光,对身心进行全面地放松与锻炼的教学活动,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与压力。
2.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现今小学的体育教学,因为教师的精力有限,同时也是为了方便管理,在进行体育教学环节时,都是进行统一的管理,学生一起跑步、一起做操、一起比赛等。同时在教学环节中,老师很少有心思与精力去了解每一位学生,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不能由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学,造就了很多学生不喜欢老师的一些教学活动,比如某位同学得了某种病,很多运动不能参与,因此在上体育课时只能坐在旁边观看。
3.没有使书本知识与实际的体育运动有效结合
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在书本中会有很多的运动技能知识,然而通常老师都不怎么重视课本知识,大多都是简单地介绍,学生也很少认真听取学习。比如三年级课本的站立式起跑,书本对于运动时的要点、重点等都有所讲解,然而在学生实际运动时,老师很少强调这些东西,通常都是举行一些比赛,看谁跑得快。
二、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1.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要以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为基础。小学生还处于一个对任何事物都十分好奇、贪玩、好动并且纯真可爱的年龄阶段,因此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就要抓住这些特点,摒弃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发掘有新颖,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教学方式。体育教育者需要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同时需要注意小学生还处于一个身体的发育阶段,不能过度运动,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适宜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小的活动,并且传授一些新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小学生很难长时间保持较强的专注度,因此可以在课程的下半阶段开展一些小游戏,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总之要抓住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多开展一些新的教学活动,不要总是千篇一律的跑步、做操等等,以快乐课堂为第一准则,体育知识技能才是第二任务。
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通常都是一个班级集体训练和活动,这虽然方便了老师的管理,但是很难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小学生虽然都比较贪玩、好动,但是性别的差异、性格的差异、身体素质的差异导致一些同学在上体育课时很高兴,并且表现得很积极,而有一些不爱运动或者身体素质较差的就比较排斥老师安排的体育训练。教师需要注意现阶段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缺少一定的吃苦精神,甚至有的学生父母比较宠爱,养成了独来独往、自私的性格。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细心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他们,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应该进行多种训练,考虑学生的具体喜好,偏向于体能训练、机能训练、团队意识训练的活动组合起来,同时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心。比如在上课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先对一组进行强度较高的篮球训练,另一组学生自由活动,在课堂的下半段时间带领另一组进行体操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更多的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注重思想素养的培养
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在体育教学环节中,不仅仅要对学生的体能进行训练,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这一点是很多体育老师容易忽视的。体育课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体育知识的启蒙教育,老师不仅仅应该完成基本的体育技能知识传授,还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团结意识等等,使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都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得到训练。这就类似奥运精神一样,获取金牌,为国家夺得了无上的荣誉,但是奥运会精神就如奥运五环一样,环环相扣,体现着五大洲人民的团结友爱。奥运会只是通过一种国与国的运动比赛的形式,加强各国之间的感情,正所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的意志力、吃苦精神、团结精神进行培养,提高体育教学的全面性。
4.建立完善的考评系统
如今的体育教学和很多学科一样,仅仅通过学期最后的体能测试来定位一个学生的体育成绩,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精神、体育知识、平时表现等。学校应该大胆颠覆传统体育考试的评价模式,创建新的考评制度。比如将一些体育知识通过试卷的形式出给学生做;或者在平时的体育课上体现出了优秀的道德品质或者体育精神、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体能或者技能等方面有所进步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加分政策等等。这样做能促使一些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上体育课产生积极性,同时也促使在平时的体育理论知识讲授时学生能认真对待,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三、结束语
如今社会发展迅猛,各方面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教学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小学体育教育者,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为学生获得科学的、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梁广镇.基于微课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及策略——以东城三小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z1):136-139.
[2] 肖建忠,许丽.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2,19(1):93-97.
[3] 孟祥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京蒙小学体育教学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8):137-140.
[4] 郭浩勇,郭一,高广通等.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散文百家(下),2015,(1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