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

作 者:董雪莹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青岛蓝泰小学 266300)

摘   要:小学班级管理是教育的基层管理,是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顺应时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以自主管理为原则,分别从教师自身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此来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能力,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级;班级管理;创新

为了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教育局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这是教育创新的一个典范,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该班级管理也应该立足于现实,努力做好现在手头上的任务,将眼光放在远方,加强小学班级管理,不断进行创新,形成一套新的班级管理制度。
1、目前大多数小学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班级管理者一人独揽大权,学生缺乏民主性
审视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在古老落后的传统教学观念的笼罩下,现大多数的小学班级中基本上都以班主任为中心,班主任一个人独揽大权,所有的事情都是班主任说了算,不能采用学生们的意见,无法在班级中实现民主。学生只能完全听从老师的安排,管理机制过于机械化,学生在班级中处于被动。
1.2班级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
通过观察小学生与班级管理者之间的交往方式,我们可以发现现在许多小学生对班级管理者持远离态度,因为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过于严厉的班主任经常责骂学生,让学生们对班主任都会有害怕的心理,导致小学生们不敢和老师交流,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无法得到学生们的意见,严重影响了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
1.3班级管理制度过于严格,应当制定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就不成方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制定一定的管理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现在我国的许多小学学校的管理制度都要过于严格,导致在学校的氛围都太过于压抑和死板。在太过于严格的制度下,完全压抑住了小学生们的天性,不利于小学生们以后的想像力。因此,为了能够实现管理住小学生们的同时也不会一直孩子们的天性,要制定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
2、如何对小学的班级管理进行创新
2.1更新观念,转变教师教育思想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改革,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本身为主体。因为我国之前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它古板且又落后,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下,小学生们已经适应了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做一个乖学生,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培养一个只会听老师话的好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展示学生自己本身的能力。
2.2关注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阶段,许多家长和老师看中的都仅仅是学生们本身的学习成绩,大家都觉得成绩决定了以后未来的发展,但是成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什么,并不是成绩好同学的未来比成绩差同学的未来要美好。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不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如何提高小学生们的成绩,我们应该关注的点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由此可以知道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时代是十分有必要的。
2.3与各方面的群体共同努力和合作
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并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同时也是学生家长自身的责任。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离不开学校和学生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之前,学校的老师可能会叫家长来到学校或者进行家访来向小学生的家长讲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但是在这个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QQ,微信等等通讯工具与家长们有进一步的联系,做到学校与小学生家庭与社会共同合力做好小学生的教育问题。
2.4给予小学生能很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大脑发育的重要时刻,他们的脑海中总是会有各种奇思妙想,我们不可以随便的去扼杀他们想像的翅膀。再之,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是很强,如果你硬要灌输知识的话只会让他们讨厌学习,所以我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让孩子能自己尝试和实践,这样孩子们更能够接受知识。所以开展各种的实践活动,可以全方位的培养孩子们的能力。
2.4.1学校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接受事物的最佳场所,所以利用好学校的空间是很重要的,我们除了平时的课程教学之外,可以多多增加学生们的课堂实践训练,抓住一些符合当时的一些课题,开展各种的班级活动,分别从学生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自律能力与班级集体的合作能力入手。
2.4.2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并不重,学校可以积极拓展校外的活动,相比较于校内,在校外,学生可以接触的对象更多,对学生的教育是不同层次的。所以平时在完成基础的教学之后,老师可以多组织志愿服务等活动,比如清扫社区街道的卫生或者去敬老院和老爷爷老奶奶们一起玩耍,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社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
2.5民主选举班干部,老师与班干部共同管理班集体
在以前的传统模式下,班集体的班干部是老师自己内定的班干部,同学们都不知情,最终都不是很愿意服从老师的管理。在班级管理的创新方面,班级干部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投票决定班干部的选举,这样同学们都愿意服从管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的管理能力。与此同时,班级的主体从之前的班主任转到了学生本人,这样学生们能够自己管理好自己,更加能够有利于班级管理的进行。
3、总结
从上文中的总结我们可以知道,班级管理的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参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是不容小觑的,小学生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我们的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齐静.小学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 56
[2]丁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94
作者简介
董雪莹,女,胶州市,二级教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美术或者语文教学,山东省胶州市青岛蓝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