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离不开兴趣爱好的推动,同样,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此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对数学成绩会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如果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爱好,那么学生就可能在上课的过程中不会认真听讲和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而影响数学学习成绩,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引言
小学生还处于年龄比较小的阶段,心智还不够成熟,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为了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秀的成绩,首先应该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为例,进行论述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用问题情境来激发学习兴趣
每个数学理论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问题基础之上的,是问题,带动出了一定的理论。我们应该对问题进行怎样的设置呢?这种问题的设置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出发,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景,对理论知识设置出不同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问题情景。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问题情景,当学生面对一些自己比较有兴趣的问题情境时,往往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能够去钻研问题的答案,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中,当我们学到时间的初步认识时,很多学生往往在刚接触的时候不能够理解和分清楚在钟表的表盘上怎么样去读准确的时间,或者是不能够理解在某个具体的时间上加个时间后的具体时间是什么这样的,有些学生在自己不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不耐烦的心理,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在学习认识时间时的兴趣,老师可以设置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假设当前时间是上午7:00整。
(1) 小明起床要用10分钟,洗漱吃早餐用20分钟,上学路上步行用10分钟,那么他到学校是几点?这个问题是从每个小学生早上自己需要亲自经历的事情为基础,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去理解时间的推移,如果有的学生不能够理解和计算正确的时间,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自己每天上学的日常经历中用心去观察一下,看看自己所用的时间和具体最后到校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同样的道理让学生去理解这道题中小明的到校时间。在这个问题情景中,是与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来设置的问题情景,以自己的生活为基础,可以让学生有个参考对象,这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会提升。
(2)当时针移动了一小格之后,问分针移动了多少个小格?这个问题中对学生的理解时间的能力看起来要求是比较高的,其实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推移的计算问题。首先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知道时针和分针分别移动一小格所代表的时间是多少,让学生记住每格所代表的时间是多少,这样的话在学生自己做题的时候就知道当时针移动一格时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那么分针是移动了一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最近几年多媒体教学慢慢的在各地学校开始普及,并且大力的在学校的教学中开始运用。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时集中力比较低,这样的话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比较低。运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在课堂前可以为学生的教学工作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一些教学的学习动画或者图片等等。在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时候用多媒体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生学习时间的认识时,老师可以在幻灯片中添加一些动画形式的时间向前推移的现象,让学生在理解时间的时候看明白不同的时针之间移动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联系,带有幻灯片的讲课方式展现给学生,课件中所展现的动态图行可以刺激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使学生手、脑、眼并用,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家长应该充分配合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会受到家长的监督,他们才会认真的学习和做作业,家长在家里应该配合老师,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很多优秀的学生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优秀的学习成绩与表现和家长为他们创造的学习氛围是分不开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应当扮演好一个表率者的作用,在孩子学习或者其他的方面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应当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也要尽可能的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孩子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孩子成功解决问题后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自己优秀的表现,同时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对于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小学生的心理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对于自己的成就容易满足,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要不断的鼓励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不要让他们停下学习的步伐,尤其是有些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小小的一些学习进步或者其他方面的优异表现的时候,就立马让他们的孩子去玩或者是进行休息,这种过度的鼓励对于孩子长远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影响,更不利于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
结语
本文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为研究对象,鉴于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主动性不强,这往往致使他们学习效率低下,或者是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细致和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理论知识的深入程度,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习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薛静.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J]学术期刊,2013(4):22-23
[2]梁红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术期刊,2015(17):95-96
[3]王丽波.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神州 , 2016 (1) :115-115
[4]胡林.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16):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