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现代素质教育中有非常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门学科,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抓重点,挖掘到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将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共同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空间和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课堂教育;教材
引言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屡见不鲜的问题。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国家繁荣昌盛的中坚力量,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界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下,教师很少将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从而使得阅读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联系。在现代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起来,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其良好人格的建立会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这是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体现。将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互促互补。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许多优秀、美好的心理品质的养成往往都是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完成的。汉语言文化作为我国的基础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尊敬,自然也需要每个承载着祖国希望的小学生去传承和创新。只有两者互相结合,才能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家国情怀,对我国语言文化的传承才会更有帮助。
2、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1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也就是说,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采用新课改背景下诞生的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情境教学法、故事导入法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能够给学生一种不同的体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心理素质水平和学科水平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学效果。
2.2延伸课外阅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教育家科威涅克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应当将教学的重点和眼光拓展到课外,引领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首先,在延伸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指导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予以不同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因素,积极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的形成。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读物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小学低段的学生应当以寓言、儿童读物和童话故事为主体,如《三毛流浪记》《三字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丛林故事》《中国古今寓言》《我要做好孩子》等。这些极具教育意义的课外阅读读物,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3立足课文,寻找渗透点,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阅读素材是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素材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其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宽广,如小学语文的阅读素材涵盖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地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通过对心理教育知识的灵活掌握,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及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点的掌握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寻找合适的渗透点,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2.4通过批改作业的环节与学生互动交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批改作业是小学语文老师的一项日常工作,写上评语也是常见的做法,虽然一个简单的优秀或者清楚工整在老师眼里没有太大的分量,可是却是对小学生莫大的鼓舞。尤其在一些造句、看图说话和写作的作业批改中,老师更是可以针对学生写的内容,做出自己的评价,送出自己及时的温暖和关怀,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会从学生写的内容里面发现他们的困惑,也可以在课下的时候针对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单独的约谈,了解学生的家庭和心理创伤等具体情况,以便更好的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安心的学习和生活。
结语
总之,当代小学生大多存在敏感多疑,自控力差,对待学习和生活消极等系列问题,这些现象使小学生的心理年龄过于成熟。这就需要对小学心理健康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并长期坚持。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教材,不断去发现与探索,把握小学生心理动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开展工作,指引小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摆脱消极心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塑造出更高尚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赵之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1.
[2]袁丽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3]周晓夏.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