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语知识点散、词汇量大、语法结构复杂,兼具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特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单词记不住,上课听不懂,练习做不了,逐渐进入一个“学困”状态,并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心理障碍,最终导致对英语学科彻底失去兴趣,英语成绩直线下滑。本文中,作者对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困生;学习障碍;对策分析
引言
进入高中之后,英语课的难度好像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学生面对越来越多的单词短语和更加复杂的语法问题感到无所适从,对英语产生了“惧怕”心理。事实上,高中英语和初中英语相比,确实是在词汇量和语法现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一个人正常学习一门学科的自然规律,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即将面对高考的高中生来说,这种难度的增加,给他们增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和这些学生的反复接触和交流中,我感到他们除了态度不端之外,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我对这些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对策进行了一些较为系统的研究,列举出来和各位同仁共同切磋。
一、消及言论“英语无用论”的影响
有些学生和家长未能正确的解读我国高考改革中有关英语学科的改革方向,只是单方面的认为“英语已经不重要了”“学不学好英语不影响升学”,所以接触了这样说法的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没打算学好英语,虽然他们嘴上没说,但心里是这样想的,再加上他们初中时期的英语成绩较差,直接就用上了这种精神胜利法,这就导致他们对高中英语的学习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听之任之,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兴趣的培养,多掌握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在国际化的今天,它已经成为每一个学生升学、就业的必备条件,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中一个重要能力的体现。
在对英语无用论的说法上,我没有对他们的说法给予生硬的否定,而是收集了大量的真实的职场信息视频资料,甚至我还带几个孩子去过我们当地的一家大型的企业,让他们自己去看英语与我们生活的距离。这些实例比单纯的说教有用的多,他们逐渐明白,往近了看英语是高考的需要,往远了看,英语的学习会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成为自己将来进入社会的一项资本。同时,在课堂学习上,教师要对基础较差并已经对英语产生畏惧心理的学生有意的降低要求,把教材中的难点进行分解,小步幅慢动作,使这一部分学生能听得懂跟得上,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的得到提高。
二、努力未见成效后的厌学心理
进入高中后,单词量一下子变大了,语法现象也变复杂了,听语法讲解像听天书,这些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对单词的背诵,在这样的情景下课文不会读,背诵完不成,作业写不了就成了“正常”现象。但是我了解后发现,出现这种状况的学生并不是都没认真去背、读和写,而是他们的效率较低,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得当,有的是课堂听课效率低,久而久之,最初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逐渐消退,他们便开始放纵自己,上课睡觉、看小说、玩手机,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采用的方法是重视读写,淡化语法。其实,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有时候还是要凭一点语感的,语感的形成并不是他们掌握了多少语法现象,而是他们能否将自己课上所学流利的讲出来,能简单的用英语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能进行一些日常的对话,只有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才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当他不再认为学习英语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的时候,学习也就有了提高。另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学生有了进步一定要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有更大信心去做接下来的事情,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潜能。例如,在讲虚拟条件句时,因为在初中接触很少,根本没有形成概念,进入高中后乍一接触感觉很难,他们对将来不可能发生的事和现在不可能存在的状态不能理解,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没有过多的强调语法现象的意义和用法,而是让学生们背诵了大量虚拟条件句的短句,在设置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也是用了很多的心思,在照顾语法的同时,增强了语言的生活性,尽最不使用特别长的句子和生僻单词,以减轻学生背诵的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三、被人冷落、耻笑后的逆反心理
有一部分“学困生”,他们平常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记单词和学语法,但是积累的却不多,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会紧张,结果在这种“怕考不好”的压力下就会真的考不好,一次两次,来自同学和家长间的有意无意的批评和冷落就让这些孩子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了厌恶感,他们觉得,这些耻辱是英语带给他的,所以,他们干脆就不学了。
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做他们的朋友 ,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首先,要在班级内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中就包括学生之间互学互助的合作气氛,做到“学困生”不被孤立 ;其次,要多和家长交流,尽量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再次,教师本人要对所有的学生平等相待,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和学习需求,对症下药,逐渐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考试失利后的挫折心理
还有一部分学生曾经有较好的英语成绩,但是因为偶尔的一次考试失利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便深受打击,感觉英语是个很难的科目,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学习不能完全用心,对教学难点有抵触情绪,导致一而再的成绩下降,时间长了就对英语心灰意冷。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只有在相信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战胜自己的懦弱和懒惰,取得学习的进步。
结束语:
总之,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可走,这是教师一定要传达给学生的观念。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困难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面对困难的态度。对于教师来讲“学困生”转困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的工作,只有在全面研究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对各种“病症”对症下药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翔.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J].成
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1).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
[3]常禾生.学校德育指南.中国华侨出版公司,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