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作 者:杨富会 (西藏昌都市江达县第一初级中学 854100)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初中学科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使其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新的教学发展时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初中生提出了创新能力。因此,本文是对此方面内容的研究,以供借鉴。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课程;创新能力

引言
随着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的教学大纲对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所在。中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今后的学习中站稳脚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的利于不败之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正面临着提高初中生创新能力的局面,这要引起广大的思想品德教师的注意。
一、营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这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思想的进步与发展,无疑具有不利作用。因此,我国广大的初中教师应针对当前思想品德的教育现状,设法对当前的课堂教学局面加以改造,努力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初中生营造出创新发展的学习氛围,以便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进而形成积极的教学效果。只有大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方法,促进创新式教学的发展。情境教学对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具有极大助力作用[1]。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为例,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对开始初中生活的介绍,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述的方式构造出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继而令学生们展开想像。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说:“同学们,从小学升入初中,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这一新的学习环境较以往有何不同呢?”教师可以从校园的总体风貌、地理位置、占地面积、绿化情况、校园建设等方面令学生与其小学的校园展开对比,以此将学生们引导入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发展
在教学中,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其发散思维的发展,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们创新思维方式的发展,这对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许多现实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加以解决。首先应该就问题令学生充分表达出自身的想法,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发展,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下列问题,如教师可以提出国徽的相关问题,如问题1:“大家看见哪些地方悬挂了国徽?”、问题2:“所有的公共场合与私人场合都能悬挂国徽吗?为什么?”、问题3:“大家观察下国徽的图案,你知道国徽的图案代表了什么吗?”
上述问题诱发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想像或看书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如针对问题1,经过思考,学生们得知我国执法机关的大门上都带有国徽,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帽子上都佩戴有国徽。经过思考学生们知道了问题2的正确答案,国徽代表了我国政府的尊严,因此它出现于公共场合,政府机关内。针对问题3,学生们发现了我国的国徽是由五星红旗上的五颗星与天安门以及外围的麦穗、齿轮组成,五角星象征了我党执政下的民族团结;天安门则象征了民族精神,而齿轮与麦穗则象征了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经过思考,学生们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新的途径,提升了自身的思考能力。
三、重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众多的尖端科技逐渐被融入到初中学科教学中,发挥出助力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有助于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更有效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上述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所给出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向学生展示与法律知识有关的内容,可以是具体的新闻节目,如新闻简讯、焦点访谈等栏目。在播放结束后,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所学习到的有关知识,对资料进行解读,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继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2]。
四、多多鼓励学生树立怀疑精神与批判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起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思想品德教学可以令学生广泛地参与到创新探究活动之中,令其在探究之中,以批判的精神与怀疑的精神,加强对思想品德问题的探究,这对提升其创新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当前阶段的初中生往往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自以为是、人云亦云。自以为是的学生,往往将第一种假设当作最后的真理,主观思想极为自恃,骄傲自满。而人云亦云的学生往往主观上较易轻信轻疑,缺少主见,容易受到他人的欺骗。因此,教师在针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时,应多多采取案例与道理引导式的方式,在学生的思想中建立起怀疑精神与批判精神,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
五、引导学生多多参与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参加多姿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新颖的内容。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内容,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令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与提高,学习到更多的生活知识与生活技巧。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组织学生参加针对现实生活事件的辩论、社会热点问题、社会调查等探究、分析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呈交一份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这是一个思考与探究的过程。经上述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扩展,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大助力。但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需要教师注意的点为,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活动形式的设计,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论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良好品质的课程,是值得学生一学再学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积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蔡秋莲.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12-13.
[2]丁赢.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知音励志,2016,1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