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史教育的困与解

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史教育的困与解

作 者:韩巍岩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1.本文为沈阳工程学院2016年党建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史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编号:DJKTX201601)的阶段成果
2.本文为辽宁省社科基金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问题研究" (课题编号:L13DKS025)的阶段成果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史教育面临诸多困境,高校党史教育应积极应对,破解困境,实现党史教育目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史教育;对策

习近平说"用党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史工作需要下工夫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1]高校开设党史教育课程和开展党史教育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舆情十分复杂,高校党史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 以党史教育者坚持党性原则解错误思潮影响之困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上的信息材料纷繁复杂,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蛊惑和影响不容忽视,出现很多违背历史实际的内容,片面歪曲、全盘否定共产党的历史、否定共产党领导、质疑共产党执政,使党史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面对这种困境,作为党史教育的承担者--党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认真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研究党的建设规律,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中揭示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领导者的历史必然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坚持坚持群众观点、阶级观点、实践观点、辩证观点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党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必然,大学生只有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政治认同,才能自觉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才能有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党史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解学生与党史时空距离之困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有96年的历史,历经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改造成功、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但大学生的成长只经历近我国二十年的发展,对过往历史没有太多的体会,对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更没有什么感受,在党史学习中对党的历史存在着时空距离的困境。
面对这种困境,党史教育过程必须是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党史、了解国情,实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首先,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相关的历史视频史料,如"开国大典"、数说"十二五"、"大国外交"等,用丰富的历史视频资料让学生体会重要的历史时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成就;其次,通过与学校周边的历史纪念馆、博物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机会直观地、感性地感受历史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面貌,这种体会和感受比在课堂上的说教更有影响力和感染力。最后,通过一系列法定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活动,如建军节、建党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中国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采取座谈会、报告会、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通过声、影、行等多方面进行多重刺激打破时空距离。
三、 以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解网络世界失话语权之困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站在新科技前沿的大学生,他们是网络的原住民,从小与网络相伴成长,接触信息有着极强的广度和深度,他们的生活是以网络为中心搭建起来的,从学习到游戏,从购物到交友,从外卖到直播,生活中都是在网络世界里畅游。长时期以来,党史教育在网络世界里没有什么话语权,对学生的影响力也很微弱。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在网络上对党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歪曲和丑化已经成为争夺年轻人的新的手段。党史教育不能失去网络阵地,要在网络领域争夺话语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 中发【2010】10 号) 强调"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党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党史网站,加强网络管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史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如利用校园网建设校内党史网站或建立党史讨论微信公众号,党史教育工作者坚持实事求是地再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成就等,使学生对党史的学校公众平台产生信任感,在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中加深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党史教育者要密切关注网络中关于历史方面的热点问题,通过微视频、动漫等丰富的形式适时地进行分析和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因辨别力不强而被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谬论干扰,失去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正确认识和判断,给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
四、以培养大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精神解其缺少辨识能力之困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的学习历程中主要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学习就是在接受传授的知识内容,不需要辨别,不需要质疑,所以在其学习习惯中缺少质疑的精神,自然而然就缺少辨识能力。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其信息素养就比较欠缺,对于网络上的内容容易轻易相信甚至传播,大学生作为党史教育的受教育者的辨识能力困扰着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党史教育工作者面对党的丰富历史,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全部讲完说透,这就需要在党史教育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在讲解党史内容中,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和研究,例如,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科学评价毛泽东、新时代党的建设等问题,通过历史教育中的辨识能力培养和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培养,使大学生在面对历史问题时能够去思考和探究,而不是一味地去接受,人云亦云,避免受到别有用心者的干扰和利用。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党史教育要主动应对各种困难和困扰,实现党史教育的价值目标,让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 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共党史研究,2010(8):5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to the CCP 'history Education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in media time
The CCP 'history education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has many difficulties ,the educators should deal with them positively,and solve the difficulties to realize the goal. 
作者简介
韩巍岩,女,(1972-),辽宁省灯塔市人,硕士,教授,沈阳工程学院思政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