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作 者:张先宏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中学 238100)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们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其中,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们必须要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采取高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策略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好数学对于提升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具有关键性意义。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开展思路,跟上时代步伐,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优化教学形式,充分尊重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想像能力,让传统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现阶段高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学生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有一定的思想误区。他们往往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把考试当作终极目标,没有建立起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仍然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开展学习,没有注重积累学习技巧,不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对于学习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并不完善,长此以往,这会让学习思想固化。再由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学生往往不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困难充分地告诉老师,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角度,养成了不爱思考和不爱探究的习惯,最终导致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这一节课程内容的时候,学生往往把三角函数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公式背过了,然而对于这些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却不熟悉,他们没有推导公式的过程,因此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也不能够对三角函数的规律进行归纳,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出现误用公式的现象,从而导致做题的错误率居高不下。
2.教师方面的不足之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也逐渐地推广开来,从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看来,有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数学教学方式仍然存在有一定的缺陷。这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一部分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认识深度不够,认为教师应当对学生和蔼可亲,这就算是素质教育。他们并没有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这就导致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比较落后,而且教学形式单一,这让数学课程变得比较枯燥乏味,长此以往,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将会大大降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其次,有些高中数学老师认为学生学习高中课程就是为了应付高考的,高考是评价教学成果的唯一途径,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升学率,这种想法是十分片面的,高考固然重要,然而学习的过程更加重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让学生掌握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综合性素养,这是教学重点。
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1.充分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其中,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应当积极探索新型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而多媒体技术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辅助工具。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们的教学压力将会大大减轻,而且能够把一些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进行立体化的呈现,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一些复杂知识,从而让课堂氛围更加活泼。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一些比较立体化的图形,包括多棱柱、棱锥、球体等等,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师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板书,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教学效果比较一般,如果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来展示立体几何,那么所展示的几何体更加丰富,而且能够随意旋转,调整各个方向的视图,更方便学生理解。从这个方面来看,多媒体设备能够更加方便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需要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当学生能掌握这种能力之后,就可以自主性地去学习,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兴趣深入探索数学的奥秘,因此教师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数学名人的故事,激励学生前进;也可以在教室的角落里设置一个数学乐园,里面放上一些数学工具书,让感兴趣的同学去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多为学生们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进行创新,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好习惯。例如,数列是一项比较晦涩难懂的数学内容,在讲解“数列”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列的重要性,并且为他们讲解数列的应用,数列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然后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让他们理解数列的内涵和本质,只有抓住数列的核心,才能够对内在的规律进行总结,灵活运用,数列理论知识做题。
3.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是死记硬背,他们仅仅是把公式记忆,但是却没有了解公式是如何得来的,也没有了解公式的具体含义,这主要是由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足所造成的,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沟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师生之间做到高效互动,才能够让两者互相了解到对方的状况,从而方便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了做好教学互动,教师应当放下自己的身段,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平等对待学生,充分了解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水平和学习状态,并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状况,打造出最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也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个性,让他们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深入学生群体,了解最为真实的想法,切实为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必须要努力探究新课程改革教学的要求和内涵,并且充分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状况,打造最为科学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耀钦.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J]. 高考,2017,(09):37.
[2] 孙初霞.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2016,(16):142.
[3] 彭建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07):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