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朗读以及发言等给予即时评判。换言之,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口头评价的即兴、即时、瞬时评价行为。目前,越来越多教育者开始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给予充分关注,若想及时反馈高效的课堂教学就要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行为。本文旨在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评价进行探讨,以及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从而实现高质量互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评价
引言
优质高效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促使学生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帮助其树立自信心,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受到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影响。
一、语文知识的考查评价
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评价,可以从拼音、字词、语句以及作文阅读训练等几个方面进行考试评价。拼音: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掌握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字词: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记忆清楚,是否可以读准字音并了解字义,是否能够规范书写并正确运用。语句:评价学生是否对所学过的语句正确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句子的基本功能,是否学会分层分段并归纳段意。作文阅读训练: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阅读课外书,是否能在作文训练中运用合适的语句独立完成整篇作文,具体要求依据各年段课程标准进行确定。比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第6课一共有14个生字,教师要对学生的具体掌握程度进行考查,是否能够掌握每个字的正确拼音、组词、意思,是否会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等。
二、语文能力的考查评价
关于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通过让学生默写词语或默写句子进行评判,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写速度还可以加深记忆能力。或者让学生听写出一个片段,再说出其中代表的主要意思并设计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认真听写的习惯与理解概括的能力。对“说”的考查,不仅可以通过听、说进行考查,还可以通过阅读文章进行看图想像说话以及观察表演说话等,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像能力与表达能力;对“读”的考查,不仅可以通过在指定时间内让学生进行默读并回答出指定的问题进行对学生快速浏览能力的训练,也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指定的材料并对其语气的轻重缓急以及感情表达是否正确等进行评价;对“写”的考查要分阶段进行,对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写字与写话进行评价,而对中高年级学生主要通过作文训练进行评价,主要就是把片段描写与完成作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比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拓展训练二中,有对思乡之情的交流与探讨,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并在交流之后让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多元评价有机结合
在传统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而学生自然就成为评价的客体,在整个评价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在新课改的促进下要求多元评价有机结合,具体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家长的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等,这样使得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比如,为了让家长能够积极参与评价中,作为语文老师的我就设计出了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评价的《单元学习情况评价表》,这样便于每学习完一个单元后,家长把学生带回家的表进行认真填写。表格中的内容包括识字、写字与评价三大部分。在学习小学二年级第二单元共有42个生字,在识字部分:列出具体的识字个数范围,会认20~25个生字为一星标记、会认26~35个生字为二星标记、会认35个以上为三星标记;共有25个需要会写的生字:会听写出9~12个生字的为一星标记、能够听写出13~16个生字的为二星标记、能够听写出17个以上生字为三星标记。家长可以在这些相遇的标记后面打上对号,以便对学生识字和写字的情况进行相应评价;在评价内容中,家长可为其填写学生一共得了多少颗星,孩子自我评价如何,家长自我评价如何等。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让家长参与评价环节,不仅使他们能够对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作直观性的了解,更能明确知道孩子是否有了些许的进步或者退步,以便对孩子给予鼓励或者及时查漏补缺。此外,让家长及时参与评价还可以形成学校和家庭合力,共同为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而努力!
四、评价方式要因人而异
1.对能力强的学生采用激励创新的评价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如果儿童在长时间内处于满足状态就会失去探索欲望与进取心。因此,对能力强的学生应采用激励创新的评价方式。比如,在学习“侨”字时,一个学生回答:“侨字为左右结构,左边为单人旁,右边是一个乔”。教师这样评价:“你说得特别棒。合体字大多是由古体字或者部件组成的,这个字所包含的意义非常深刻,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就会有所新的发现”。过一会儿,这个学生重新回答:“老师,乔表示乔迁,而左边是单人旁,因此这个字代表乔迁在外的人,可以组词为华侨、侨胞”。多么有创意的回答,这样既可以认识字又进行了潜移默化的行为指导,在教学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知,这样的评价既鼓励了学生的创新驱动力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2.对能力较差的学生采用鼓励参与的评价方式
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就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对识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会处于被动或参与性不积极等心理。针对这类学生,要为他们参与识字教学创造相应的条件,可以降低要求,在学习生字时根据生字的难易程度,请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此外,可以鼓励他们参与,注意说话语气要和蔼。例如,曾经在上课时我微笑着询问一个女同学“你这节课还没有发过言,这个字愿意读吗?”女孩的脸上有些吃惊同时带些不自然的表情,我接着说“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女孩在我的鼓励下读了出来,我抚摸着她的头说“不错嘛,读的非常好”。女孩儿一脸喜悦,在以后的课堂中表现的都非常积极。
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个过程。在进行相应评价时要立足于学生,依据新课改的指导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从而实现高质量互动并达到多元评价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景步娟.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中的评价艺术[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11):125-126.
[2]张继红.让评价成为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评价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258-259.
[3]王慧.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