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民族作为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民族,其历史底蕴十分深厚。而古典诗歌作为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累,是中文文化的瑰宝。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教学改革中,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讲授古典诗歌的人文价值,学生借助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古典诗歌;现状;对策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现状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有很多的古诗词科目,在教学目标中,古典诗歌的地位也相当重要,可是从最后的教学质量来看,却相差甚远。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古典诗歌作品,虽然中学语文老师对这些古典诗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古典诗歌教学方面缺乏系统性研究,且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古典诗歌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缺乏学习兴趣。并且现在很多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都是局限于考试大纲范围内。此外,大部分中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有一定的障碍,且感觉背诵古典诗歌的过程很乏味,不是因为对古典诗歌有兴趣去学习,而是抱着以应付考试的心态去学习的,所以教学质量完成的也不是很好。
二、针对古典诗歌教学现状的对策
1.引起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
初中教材中的古典诗歌有一定的时代感,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一成不变的古典诗歌教材,与当今的中学生有一定的“代沟”。对于相对缺乏生活实践和文学基础的中学生,充分理解、把握这些古典诗歌的内涵不是一件轻松地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古典诗歌,而不是被动地去学习,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举个例子来说,在开始进行古典诗歌教学时,可以尝试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接入,而不是一味地去依据传统模式去让学生诵读古典诗歌。例如播放一些流行音乐,然后让学生们想一想歌词和哪些学过的诗词有所联系,比如《涛声依旧》这首歌,写的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从而拉近学生同古诗词的距离,让学生们产生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在平时组织一些关于古典诗歌的教学活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的去加入一些典故、历史故事,也可以加入一些对应古人的趣闻轶事等,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更好的掌握古典诗歌的内涵,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增加了学生对于古典诗歌学习的兴趣。
2.增加对学生古典诗歌诵读的技巧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不能只是盲目的去读,应该学会有技巧、有方法的去读。有技巧的读书不仅可以增加对书中包含思想感情的理解、把握,还可以使读书者深刻体会到书中所描述的美,这个同样适用于古典诗歌。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朗诵技巧的培养,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把朗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反复进行朗诵。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朗诵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让学生听录音或者教师范读,之后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读,并在这个过程中校准字音;然后教师对于古典诗歌中比较难懂的字词着重进行分析,相对简单、易理解的则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总结;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按节拍把整篇古典诗歌进行划分,并以此为标准进行有感情诵读,从中体会古典诗歌的韵律感,进而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古典诗歌的内涵。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古典诗歌的朗诵比赛,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课外生活,还可以增加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3.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像
古典诗歌多寄托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及内心的语言,并借助诗词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艺术画面,有其他艺术所没有的审美功能。中学生局限于有限的审美能力,无法深入理解古典诗歌的艺术美,但是中学生却又充满着比成年人丰富的想像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审美能力的缺陷,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诗词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想像力。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一特点,把中学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都在诗中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生动的展示在读者脑海中。因此,在学习该类古典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把学习和绘画结合起来,把学生对诗歌中描绘意境的想像具体描绘出来,把想像形象化,从而充分发挥其想像力。
4.启发学生感受诗歌的思想情感
每篇古典诗歌都蕴含着作者当时的真实情感,而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的过程中就是在这些真情实感中学会辨别真实、美好的能力,可以陶冶其情操。在古典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古典诗歌都是寓情于景、寓情于词。举个例子来说,在杜牧的《江南春》中,全文大部分都在描述风景,如莺歌燕舞,柳绿桃红,山清水秀,酒旗春风,但是在结尾画风一转诗人借助烟雨迷茫的画面表达出自己忧国忧民、感伤时事的思绪。又比如李白的诗歌《赠汪伦》当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利用 “深、不及”表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及对于朋友的无限思念及牵挂,深化了全文思想情感。
结语
古典诗歌是我国悠久历史长河中一颗光彩万丈的明珠,其光芒照亮古今,影响中外,对于我们传承古典文化及陶冶自身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生是处在一个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其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基础阶段,充分学习古典诗歌对于提高其审美能力及个人品德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古典诗歌的教学,注重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以此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谢斌.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D]. 福建师范大学, 2002.
[2]张玉民.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15):34-34.
[3]郭宗敏. 试论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新课程:上,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