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教育中,班级的民主风格管理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更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上。小学班主任应当重视班级民主风格的管理,加强对民主风格的建设性管理。本文中,笔者分析了小学班主任民主风格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存在的问题,详细探讨了小学班主任提高管理民主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民主风格管理;对策
班主任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班级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班级的有机构成之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的工作表现,应当以提高学生学习为目的,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到班级管理中,以此提升班级的管理效率,真正做到民主管理,实现班主任的民主风格管理。
1、小学班主任民主风格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班主任民主风格管理中,虽然管理水平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但是实际过程中仍不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缺乏对民主风格管理的全面认识
民主风格管理是新课标改革后大力推崇的,新课程标准中也对班主任的民主风格管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问题是,尽管各方面都对小学班主任的民主风格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管理上,相当一部分小学班主任缺乏对民主风格管理的正确认识,并不知道如何做到民主化管理学生,在实际的管理期间依然受到传统班级管理观念的严重影响。
1.2民主风格管理过于看重表面形式
民主风格管理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其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不像预想中的那般简单,实施起来也具有较严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的耐性保持和信任理解上,班主任应当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在缺乏对民主风格管理全面认识的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很容易出现了实现民主化管理而“民主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民族管理的实质。
2、小学班主任实施民主风格管理的对策
民主风格管理的实现,对班级的发展意义重大。由于在实际的工作执行过程中,存在认识上和管理形式上的问题,因而必须加强对问题的解决。
2.1班主任要提升自身的素养
小学班级进行民主风格管理时,关键点在于班主任,班主任在民主风格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缺少班主任民主风格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并且班主任的素养会对民主风格管理造成直接的影响[1]。因此,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应当从自身的素养上着手,提升个人素养水平。班主任在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一个几个方面:(1)形成良好的教师观,树立科学的管理管;(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3)对学生的人格完善提供指导,促进学生自我发展;(4)增强职业道德精神,做好班级管理工作;(5)提升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注重对管理的总结;(6)管理结合学校规章制度,将管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小学班主任进行民主风格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从上述方面提升自身素养,将会为民主风格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发挥家长的监督管理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认任教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可替代[2]。小学班主任进行民主风格管理时,应当充分认识到家长的作用,积极借助家长的力量,努力获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给予家长一定的民族权利。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状态,并且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非常溺爱,这种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也正是受到这种家长溺爱的影响,学生在受到教师管束的情况下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如果家长不配合班主任工作,民主风格管理将无法进行。为了能够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培养家长的民主意识,班主任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在群中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又比如,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还比如,选取优秀家长,成立相应的家长委员会。
2.3赋予学生一定的民主权利
小学班主任进行民主风格管理时候,真正意义上的民族风格管理,应当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所以,班主任应当对学生在班级民主风格管理中的作用应当有一个充分地认识,尽可能对通过各种手段去激发学生对班级管理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都树立起主人翁的精神,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为班级管理工作献计献策。赋予学生一定的民主权利,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班主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让学生参与到班级规章制度的建设中。第二,不得以个人意愿人民班委会成员。第三,建立班级管理工作信箱,吸收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结语
总而言之,民主风格管理的实现,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小学班主任应当认真分析民主风格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吸收以往的管理经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民主风格管理。
参考文献
[1]吴海军.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民主风格管理[J].才智,2013,48(35):67-67.
[2]郗登焕.略谈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民主风格管理[J].新课程(小学),2016,12(08):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