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开发生活资源,体现数学价值

开发生活资源,体现数学价值

作 者:李玉芬 (吉林省双辽市红旗街中心小学 136407)

摘   要:数学本就来源于生活,却又作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学内容大多数可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为此,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以达到数学与生活的和谐统一,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和谐统一,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数学;生活;融合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精彩描述,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我们应该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致盎然,思维活跃,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体会学习的愉悦与成功。笔者对于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充分体现其价值有如下见解。
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要想学生学号数学,明确数学的生活价值,首先就要将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上。教师要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和生活题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材料与已有的经验挂钩时,学生对学习才会充满兴趣”,所以,教师要让生活中的小问题走进数学课堂,让枯燥乏味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广告片引入:4个小朋友怎样分一个蛋糕呢,这时一个孩子拿刀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正在大家准备分享时,又来了4个孩子,这时聪明的小朋友从中间横切一刀,平均分成了8份。通过生活中的广告,可以引导出平均分和分数,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学习平台是非常广阔的。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学习知识,从中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
2、让数学回归生活空间
数学主要的目标是公众的利益和自然现象的解释。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教学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2.1 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的产生和学习的目标都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前提的,只有具有实践作用的数学才是具有价值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并适量的延伸教材内容,让理论拓展到实践。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之后,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垂直、平行的知识。学生很快找到了“斑马线”,设计成互相平行的几条线,还有工地中用的线坠,用于物体的垂直度测量,就是运用垂直的知识解决工地测量的问题,学生的兴趣高涨。还有的学生谈到角尺、丁字尺的发明,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方便于生活。
2.2 数学活动联系现实生活
  当前数学教育家提倡一个重要观点――玩数学。课上要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展开数学活动,由学生身边的事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切度与感召力。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玩数学”,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玩”中感悟,“玩”中理解,“玩”中解决。
在《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摆好各种物品,由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拿着模拟人民币,按要求去买东西,学生兴趣盎然。将数学活动赋予生活的色彩,才会有生动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才能爱学、乐学,数学才能以它特有的魅力将学生紧紧地吸引。
2.3 数学训练呼应生活实际
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第一目的,正如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所说:“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有价值的数学练习。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这是数学价值所在。
3、让生活实践成为数学作业
让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价值。所以,我们数学教师不仅要使数学课堂生活化、还要让数学回归生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机会锻炼实践,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外作业中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直接经验,把教学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展现数学的价值所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原本是聚高抽象、强逻辑与一体的基础学科,所以,有些数学知识,我们是没有办法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还需要将理论付诸实践,让学生走进生活区发现数学,爱上数学也是当下数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我们可以为学生建立“数学写画”作业,让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生活实践的结果,长期积累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归纳、实践、反思等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了《小数加减法》让学生写一写和家长去超市用知识解决买卖问题等等。学了《年月日》可以让学生制作下一年的年历,学生对这些活动很感兴趣,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实践的作业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学数学最终是要回归于生活,服务于实践,点燃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融合的巨大价值。
总之,数学其实本就和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作为数学教师,要努力努力寻找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字化,体现数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如,林模中.有效体验,让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小学数学教育,2012(9)
[2] 刘洪.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索.黑龙江教育,2001(9)
[3] 张敏.浅谈数学作业生活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