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我国公务员的角色冲突及对策研究——基于行政伦理学视角

我国公务员的角色冲突及对策研究——基于行政伦理学视角

作 者:杨世汝 张海龙 (吉林省长春工业大学 130012)

摘   要: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出现,究其本质源于公务员的角色定位。社会的复杂性,公务员面临着多种角色选择,必然会造成角色冲突。本文从行伦理学角度出发来研究问题,究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对策,目的是为了让公务员真正的为人民负责。
关键词: 公务员;角色冲突;管理学

一、我国公务员角色冲突的类型
(一)公私权角色间的冲突
正如洛克而言: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放弃了自身的部分权利让渡给政府[1] 。 所以作为人民公仆,公务员的职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共事业领域当中。个人利益应服从于社会公共利益。而作为普通民众,他们享有作为社会人的基本权利,公务员可以在不损害他人及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人利益。此时追求个人利益也会有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但是某种情形下二者会出现不相容的状况,角色冲突就必然发生。
(二)上级角色与下级角色的冲突。
公务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政府的雇佣者,不仅与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公务员间也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就会有等级之分,尤其是在政府这一层面,等级就会愈加分明。最突出的等级就是上下级,公务员正是这一典型的代表。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公务员既是上级的服从者又是下级的维护者,当上级与下级间的利益不可调和时,上下级角色冲突就必然发生。
二、我国公务员角色冲突的原因分析
(一)行政伦理立法的缺失
西方国家自水门事件以后,就开始注重行政伦理立法的探究,目前好多西方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都有自我的一套成熟的行政伦理立法体系,而中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仅仅散见于其他的法律体系 [2]。而且在人性假设方面,与中国也是截然不同。 西方国家主张“性恶论”,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去约束人的一切行为,而中国自古以来主张“性善论”,认为公务员有自我的道德意识和价值理念。 所以忽视了行政伦理法律制度的建设。
(二)传统的行政伦理文化的影响
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忠君惟上”、“一言堂”、“家长制”、“包青天”这样的行政伦理思想,与现代的“人民本位”的行政伦理思想格格不入。公务员处于传统与现代社会的过渡期,扮演着多种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既有传统的忠君理念,又有现代化的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二者都有一定的伦理合理性,所以造成了两难的困境。
(三)公务员伦理自主性的缺失
社会转型期过程中,公共行政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加剧,公共行政理想是: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他们要为人民谋取利益,为人民服务成了他们最“负责任”的行为选择方式。现实是:政府及其公务员“ 自利性” 的暴露,作为经济人,他们需要从集体中获利,所以他们不敢违背上级意愿。这样,公务员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双面夹击,再加上相关制度体系的缺失与落后,公务员伦理自主性的缺失就是必然发生的现实了。
三、我国公务员角色冲突的化解对策
(一)行政伦理立法
西方的治国经验表明在行政伦理失范的情形下,通过行政伦理立法的方式确能发挥一定的效用,对解决公务员角色冲突有一定的效用,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治理理念,行政伦理法制化,用法的手段让公务员有法可依。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法律特性应该体现在公务员行政管理活动中。通过行政伦理立法,可以很好的证明公务员与公民的关系不是依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3] 。
(二)培养现代化的行政伦理思想
思想教育。我们应该开展伦理知识的方面的教育,让公务员意识到他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他们是人民的仆人。从而摒弃传统的“官老爷”思想。树立现代化的“人民本位”思想。从而使公务员在面临角色冲突时,可以做出合乎行政伦理的选择和行为。只有提高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培养“在其为谋其政尽其责”的行政思想,是解决公务员角色冲突的重要途径。
(三)保持公务员个体的伦理自主性。
公务员在日常的行政活动中要独立处理很多行政事务,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公务员扮演着多种角色,当发生角色冲突时,公务员要对上级负责, 有一定职位的公务员还要对其下属负责[4]。 这就要求公务员在处于两难的困境时, 需要勇气去“超越自我、战胜私权欲望”来对民众负责, 尤其是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人民的公仆, 人民是权利的最终拥有者。
四、结论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本身丧失了平等的契约理论基础,所以在转型期政府在各个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就当下来看,各级政府虽然都有着规范的法律制度和监督措体系,但由于中国自身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和延续性,使得公务员不得不面临角色冲突,陷入两难的困境,所以我们应该抓住问题的本质,实事求是的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卢梭.社会契约论[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谢文新.国外公务员行政伦理制度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视野,2014(3)
[3]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燕红.行政人的伦理困境和伦理自主[M],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9 期

作者简介
杨世汝(1990-),女,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生。
张海龙(1971-),男,满族,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研究员,硕士导师,长春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